晨曦刚染白船坞穹顶,八组银灰色系泊锁具已深深嵌入 “奇美拉号” 舰体两侧的锁孔,如同巨人伸出的钢铁臂膀将其牢牢固定。凯站在总控台前,指尖在数据板上划过最后一道启动指令,屏幕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参数窗口 —— 动力核心预热进度、灵能回路导通状态、武器舱压力值,每一项都在红色预警线边缘跳动。
“各岗位报告状态。” 雷诺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站在船坞中层平台,身旁的机械臂正托举着便携式能量检测仪,“系泊系统负载正常,锁具拉力达到 120% 安全阈值。”
老周蹲在引擎舱外的检修通道旁,耳朵贴在装甲上听着内部的细微声响:“辅机预热完毕,星髓合金管路无泄漏,油压稳定在 0.8MPa。” 他手里的扳手被攥得发白,三年前修复第一根断裂管路时的焦灼仍历历在目。
小林盯着护盾控制台的光屏:“能量电容充能至 98%,谐振频率校准完毕,随时可启动展开程序。”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装甲上的银色光斑在缓缓游动,那是舰灵在不安地 “张望”,昨晚它在凯的文档里新增了一行歪扭的标注:“明天要使劲儿吗?”
星璃轻轻按在舰桥侧面的装甲上,额间晶体泛起淡蓝微光:“舰灵很兴奋,核心能量波动比昨晚活跃 30%,但很稳定,像憋着劲儿的孩子。”
“启动动力系统低功率测试。” 凯深吸一口气,按下总控台上的绿色按钮。
刹那间,舰体内部传来低沉的嗡鸣,如同远山深处的惊雷正在苏醒。起初只是微弱的震颤顺着系泊锁具传导至地面,随着灵能核心的转速攀升,轰鸣声逐渐凝聚成浑厚的共振,船坞穹顶的灰尘簌簌落下,却被突然升起的淡蓝色隔离场稳稳托住 —— 那是小林紧急启动的船坞防护系统。
“灵能核心转速达到 1500RPM,功率输出 5%!” 凯的声音陡然拔高,屏幕上的功率曲线如同平滑的山脊线,稳稳停在预设阈值上,“温度 320K,比设计值低 18K,灵能转化率 88%—— 超出预期 3 个百分点!”
老周猛地直起身,指着引擎喷口处的观测窗:“快看那道光!” 众人循声望去,三重环形喷口的缝隙中渗出淡青色光晕,光晕边缘规整得如同用圆规画出,没有一丝散乱的能量逸散。这与联邦战舰启动时常见的能量湍流截然不同,是星髓合金与灵能晶体完美耦合的证明。
“升温速率比模拟时快 40%。” 凯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调出核心内部的全息影像,“自愈材料填充的管路导热效率超预期,那些银色纹路在主动疏导热量!” 影像中,装甲内侧的纹路如同活物般蠕动,将核心产生的高温均匀分散到舰体各处的散热鳍片。
星璃突然轻声说:“它在帮忙调节能量流。” 她能清晰感知到舰灵的意识如同纤细的触手,缠绕在每一条能量管路上,将紊乱的灵能梳理成有序的溪流,“刚才有个管路节点差点过载,是它提前分流了能量。”
“别分心,准备功率梯度测试。” 凯嘴上提醒,眼底却泛起笑意。他调出预设程序,将功率输出依次提升至 10%、15%、20%,每一次跃升,引擎的轰鸣都随之沉稳几分,没有出现任何预期中的顿挫感。总控台的振动监测仪显示,舰体共振频率始终稳定在 2.3Hz,远低于可能造成结构损伤的 5Hz 临界值。
“这动静比联邦的‘极光级’温顺多了。” 老周咂着嘴,想起曾在纪录片里见过的老式战舰启动场景 —— 浓烟滚滚,舰体震颤得仿佛随时会散架,“咱们这星髓合金不是白给的,抗疲劳性果然顶呱呱。”
当功率提升至 25% 时,意外突然发生。左舷武器平台的能源分配曲线出现细微波动,红色警告灯闪烁了一下。小林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手指已经按在了紧急关停按钮上。
“等等!” 星璃突然喊道,“它在修正参数!”
话音未落,波动的曲线竟自动回稳,警告灯随之熄灭。总控台弹出一条新的系统日志,发起源依旧是那个 “未知节点”:“左舷能量节点阻抗异常,已通过灵能纹路补偿,补偿效率 102%。”
凯愣住了,随即爆发出爽朗的笑声:“这小家伙比我们的自动校准程序还快!” 他调出该节点的历史数据,发现舰灵在波动出现前 0.1 秒就已启动补偿机制,这种预判能力远超联邦最先进的自适应系统。
动力测试刚一结束,小林立刻切换到护盾系统界面:“准备护盾展开测试,目标覆盖度 100%,能量均匀度≥95%,承受冲击测试等级 C 级。” 她按下启动键的瞬间,装甲上的银色光斑突然分裂成数十个小点,如同好奇的眼睛贴在舰体各处。
淡蓝色的光膜从舰桥观测舱开始向外蔓延,如同被吹起的肥皂泡般迅速膨胀,最终形成一个贴合舰体轮廓的椭球形护盾。船坞顶部的检测无人机立刻启动,数十道红色检测光束如同细密的针,从各个角度刺向护盾表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