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傍晚,苏怡脸上的红晕还没完全散去。
这时候韩老头夫妇从皇庄回来,自然又是一番相见。
这过程苏怡的眼神总是不自觉地飘向张勤身上,略带娇嗔。
韩老头夫妇都是实在人,见苏怡气质不凡却毫无架子,小禾也乖巧,便也很快熟络起来。
晚饭后,张勤叫住了正准备去洗碗的韩大娘,又让铁柱把狗蛋和小草叫到跟前。
他对苏怡道:“苏姑娘,有件事想麻烦你。”
“狗蛋和小草都是好孩子,如今铁柱跟着我,将来也要支应门庭,不认字不懂数不行。”
“狗蛋年纪不小了,开蒙已有些晚,小草更是还没沾过笔墨。”
“我想,能否请你有空时,先教他们兄妹俩认些简单的字,学学写自己的名字,还有基本的数算?”
他又看向一脸懵懂的狗蛋和小草。
“狗蛋,小草,苏姐姐可是读过很多书、很有学问的人。”
“你们要好好跟苏姐姐学,认了字,将来才能有出息,知道吗?”
狗蛋一听要读书认字,脸顿时垮了一下,但看到张勤认真的表情,还是乖乖点头。
“哦…知道了张大哥。”
小草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声说:“跟苏姐姐学…”
苏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她正愁不知如何报答张勤,又怕自己在此白吃白住心中不安,若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是再好不过。
她立刻应承下来:“张大哥放心,此事便交给我。只怕我才疏学浅,教得不好。”
“有你开蒙,是他们的福气。不急,慢慢来。”
“明日我先让铁柱去市集买些《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和纸笔回来。”
第二天,铁柱便买回了书籍和文具。
东厢房的外间便被临时布置成了学堂。
苏怡洗净手,铺开麻纸,磨好墨,先用工整的楷书写下了“天地玄黄”和“宇宙洪荒”几个大字。
狗蛋和小草紧张又好奇地围在桌边,看着那神奇的墨笔在苏姐姐手下画出方方正正、无比复杂的图案。
“来,今天我们先学第一个字,‘天’。”苏怡的声音温柔而耐心,指着纸上的字,“
抬头看,我们头顶上就是天。这个字,就是这样写的…”
狗蛋皱着眉头,努力模仿着握笔,毛笔在他手里像根不听话的棍子。
小草则趴在桌边,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虚描着字的轮廓,小脸满是认真。
……
那日仓促一吻后的尴尬,在张勤刻意忙碌和苏怡沉浸在新环境的心情中,渐渐淡化了几分。
铁柱买回的《千字文》、《蒙求》等启蒙书,狗蛋和小草学起来颇为吃力,尤其是狗蛋,对着那些笔画繁复的字直挠头。
张勤看着,忽然想起那本流传更广、更朗朗上口的蒙学读物——《三字经》。
虽然后世所知《三字经》成书于宋,但其中大部分内容唐时已有雏形或可替代。
他琢磨着,与其让两个孩子啃硬骨头,不如自己“编”一本更合适的。
于是,他晚上点灯熬油,结合脑中记忆和唐代实际情况,动笔写起了《三字经》。
他保留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开篇,但将历史简述部分截止到隋朝一统:“隋文帝,兴隋室。传二世,隋祚毕。”
后面关于唐朝及之后的历史自然略去不提,而是增加了许多关于农事、自然、日常礼仪的简单三字句,更贴近庄户孩子的生活。
第二日,他将用工整楷书抄写好的几大张纸递给苏怡。
“苏姑娘,我看狗蛋他们学《千字文》有些吃力。”
“这是我…呃,我根据一些前人蒙书和乡间谚语,胡乱编凑的三字句,或许更易上口。”
“你先看看,若觉得还行,就用这个教他们试试?”
苏怡好奇地接过那厚厚一叠纸,轻声念道:“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她越看眼睛越亮。
“这句式简短,对仗工整,含义却深远,朗朗上口,真是极好的启蒙教材!张大哥,这真是你…编的?”
张勤含糊道:“算是…集前人之大成吧。”
苏怡兴致勃勃地继续往下看,大部分内容她都能理解且深以为然。
但看到几句时,她微微蹙起了秀眉,抬头疑惑地问:“张大哥,这‘廿二史,全在兹’…是何意?如今前朝加上本朝,正史似乎尚未有二十二部之数?”
张勤心里咯噔一下,暗道疏忽!
光想着删掉宋以后,忘了“廿二史”这话本身也是宋以后的概念!
他急中生智,连忙解释。
“啊…这个‘廿二史’是泛指,意思是历代史书众多,学问都在其中,非实指二十二部。”
“至于后面…当今陛下圣德,我大唐自当千秋万代。”
边说,边向天拱手。
“这些句子也是我从一些杂书中看来的,觉得顺口就用上了,未必精准。”
苏怡听他解释,虽觉得“廿二史”泛指的说法有些牵强,但后面关于止于本朝的说法倒合情合理。
她点点头,莞尔一笑:“张大哥考虑得是。是苏怡钻牛角尖了。”
“这教材极好,比我见过的许多蒙书都更易懂易记,尤其后面这些”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更是贴近生活,孩子们定会喜欢。”
她看向张勤的眼神,不禁又多了几分钦佩与好奇。
这位张大哥,似乎总能拿出些看似平常却匠心独运的东西。
教材既定,苏怡的教学便顺利起来。
她每日上午固定一个时辰,在东厢房外间教狗蛋和小草认字。
从“人之初”开始,一字一句,耐心讲解。
狗蛋虽然坐不住,但三字经节奏感强,像顺口溜,他记起来反而比单个字快。
小草则更是学得认真,小手握着毛笔,努力在纸上描画。
张勤偶尔也会过来听听,看着苏怡耐心教导、两个孩子摇头晃脑读书的样子,心里有种莫名的安宁和满足。
但皇庄的春耕不等人。
……
在家待了两日,安排好启蒙之事后,张勤便又换上了便于劳作的旧衣裳,和铁柱骑着马返回了皇庄。
田地经过几日翻耕晾晒,已经变得松软。
庄户们正在抢抓农时播种。
张勤一到,立刻投入其中。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m.zjsw.org)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