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郡的百姓都知道,宁家的小公子宁瑜是个怪人。
宁家本是郡中数一数二的富户,宁瑜身为嫡子,本该锦衣玉食,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可他却偏偏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爱往那些穷苦地方钻。
今日他又出现在城南的破庙前,那里聚集着一群无家可归的乞儿。
“宁公子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
宁瑜笑着从袖中掏出几包还冒着热气的糕点,分给众人。他二十出头的年纪,眉目清秀,一身素色长衫已洗得有些发白,全然不似富家子弟的做派。
“小豆子,你娘亲的病可好些了?”他蹲下身,问一个七八岁的男孩。
男孩嘴里塞满了糕点,含糊不清地说:“吃了公子给的药,好多了!昨晚还起来给我补了衣裳呢!”
宁瑜欣慰地点头,目光却忽然停在庙角一个陌生的身影上。那是个十岁左右的女孩,衣衫褴褛,面色蜡黄,正怯生生地望着这边,不敢上前。
“她是新来的,”小豆子压低声音,“叫阿翎,不会说话,来了三天了,从不跟我们一起吃东西。”
宁瑜拿起一包糕点,缓步走到女孩面前,温声道:“饿了吧?吃点东西。”
女孩惊恐地往后缩了缩,双手紧紧捂着嘴,拼命摇头。
宁瑜微微皱眉,注意到女孩捂着嘴的手指缝间,隐隐透出一丝不寻常的微光。他不动声色地将糕点放在女孩身边,起身对众孩童说:“我今日还有事,明日再来看你们。”
离开破庙,宁瑜并未走远,而是绕到庙后一处隐蔽的高地,静静观察。直到夕阳西下,他看到那个叫阿翎的女孩悄悄走出庙门,将那份原封不动的糕点轻轻放在一个老乞丐的破碗旁,然后快步离去。
宁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悄悄跟了上去。
女孩穿过纵横交错的小巷,来到城西一条僻静的河边。她四下张望,见无人注意,才小心翼翼地从口中取出一颗珠子。
那珠子不过指甲大小,却在暮色中散发着柔和的五彩光芒。女孩将珠子捧在手心,俯身接近水面。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河中的游鱼纷纷向她聚拢,在她面前排成整齐的队列,她则将珠子轻轻在每条鱼身上点过,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
“灵犀珠。”宁瑜轻声自语,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
他早年曾听一位游方道人讲过,世上有一种灵物名曰灵犀珠,乃灵鹤一族的内丹,能治百病,通万物,但若离体过久,宿主便会生机衰竭而亡。看这女孩的状况,想必是灵珠离体已有多日。
宁瑜没有惊动她,默默转身离去。
次日清晨,宁瑜再次来到破庙。不等孩子们围上来,他径直走到阿翎面前,开门见山:“我知你身怀异宝,也知你命不久矣。若信得过我,或许我能帮你。”
阿翎惊恐地瞪大眼睛,转身欲逃,却被宁瑜轻轻拉住手腕。
“你是灵鹤一族的后裔,对吗?”宁瑜低声道,“灵犀珠虽能治病救人,但每用一次,就消耗你一分生机。你再这样下去,活不过这个月圆之夜。”
阿翎的眼泪瞬间涌出,她拼命摇头,用手势比划着,指向庙中那些生病的乞丐和孩童。
宁瑜叹了口气:“我明白,你想救他们。但救人不必以命相换。把珠子交给我,我有办法既能保全你的性命,又能救治众人。”
阿翎犹豫地看着宁瑜,又回头看了看庙中那些病弱之人,终于缓缓点头。她示意宁瑜跟她来到河边,然后张口吐出了灵犀珠。
珠子离体的刹那,她腿一软,几乎栽倒在地,被宁瑜及时扶住。此时的她面色惨白如纸,呼吸微弱,显然已是强弩之末。
宁瑜接过灵犀珠,只觉一股暖流顺着手臂蔓延全身。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特制的黄纸,三折两折便折成一只纸鹤,然后将灵犀珠轻轻放在纸鹤背上。
说来也怪,那纸鹤竟活了过来,振翅飞起,在空中盘旋一圈后,向城中飞去。
“我们跟着它。”宁瑜背起虚弱的阿翎,紧随纸鹤而去。
纸鹤穿街过巷,最终飞入一间药铺。宁瑜跟着进去,见纸鹤正悬在药柜前,用喙轻叩一个装着褐色药材的抽屉。
“老板,请给我一些这个。”宁瑜指着那个抽屉。
药铺老板惊讶地看着会飞的纸鹤,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称了药材递给宁瑜。
接下来的一整天,纸鹤领着宁瑜走遍了城中各大药铺,挑选了数十种药材。每选一种,纸鹤身上的光芒就暗淡一分,待最后一种药材集齐,纸鹤终于力竭般飘落下来,重新变回普通的折纸,灵犀珠也滚落在地。
宁瑜捡起珠子,感觉它比之前轻了许多,光芒也黯淡了不少。
回到住处,宁瑜将所得药材精心调配,熬制成药。阿翎服下后,脸色果然红润了许多,已能自行坐起。
“这些药只能暂缓你的症状,”宁瑜将灵犀珠还给她,“要彻底救你,还需另想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zjsw.org)民间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