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长乐郡的稻田绿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禾苗的清香。然而在这片宁静祥和的景象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宁瑜便如往常一般起身,在院中演练师父传授的养生功法。朝阳初升,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阿翎正在厨房准备早膳,炊烟袅袅,一切都显得那般平静。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医馆刚开门,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妇便踉跄着扑了进来,怀中紧紧抱着一个五六岁的男童。那孩子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已然昏迷不醒。
宁公子,求您救救我家狗儿!农妇泪如雨下,声音嘶哑,他从昨儿个起就昏迷不醒,浑身发冷,请了好几个郎中都看不出个所以然...
宁瑜连忙接过孩子,轻轻放在诊榻上。只见这孩子约莫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秀,此刻却双目紧闭,嘴唇发紫。最令人心惊的是,他胸口处有一块血红色的斑痕,状如虫形,隐隐还在蠕动,仿佛活物一般。
这是...宁瑜蹙起眉头,伸手探向孩子的脉搏。指下传来的触感让他心中一沉——脉象紊乱,时急时缓,更有一股阴寒之气在经脉中游走。
蛊毒。宁瑜沉声道,语气中带着罕见的凝重,而且还是极为罕见的血玉蛊
阿翎闻声赶来,见到孩子胸口的斑痕,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血玉蛊?这不是苗疆禁术吗?怎么会出现在长乐郡?
宁瑜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检查着孩子的状况。这血玉蛊非同小可,据古籍记载,此蛊以血玉为引,能操控人心,中蛊者会渐渐失去神智,最终变成行尸走肉,任人摆布。
孩子近日可曾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宁瑜转向农妇,温声问道。
农妇抹着眼泪,努力回忆:三日前,狗儿在后山竹林里玩耍,捡了块红色的石头回来,说是要留着当宝贝。那石头红得发亮,看着确实稀罕...
红色的石头?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担忧。
就在这时,榻上的孩童突然睁开了眼睛。然而那双原本应该清澈明亮的眸子,此刻却是一片血红,不见半点瞳仁。更可怕的是,他猛地从榻上跃起,力大无穷地挣脱了宁瑜的手,嘶吼着向门外冲去。
狗儿!农妇惊呼。
宁瑜眼疾手快,一个闪身上前,指尖在孩童背上连点数下。孩童软倒在他怀中,但眼中的红光仍未消退,口中还在发出低沉的嘶吼。
好厉害的蛊毒。宁瑜面色凝重,这蛊已经深入心脉,若不尽快找到下蛊之人,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农妇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瘫坐在地,泣不成声。
将孩童安置在内间的病榻上,宁瑜吩咐阿翎好生照看,自己则决定立即前往后山查探。
公子小心。阿翎担忧地道,能施展血玉蛊的,绝非等闲之辈。
宁瑜点头,从药柜中取了几样特制的解毒丹药,又带上了桃木剑和前尘镜碎片,这才出了门。
后山竹林离长乐郡约莫三里路,宁瑜步履轻快,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山脚下。这片竹林郁郁葱葱,平日里是孩童们嬉戏玩耍的好去处,然而今日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越往竹林深处走,空气中的腥臭味就越发浓重。宁瑜循着气味前行,终于在竹林深处发现了一处隐秘的祭坛。
这祭坛以青石垒成,上面摆放着各种奇形怪状的蛊器:有雕刻着诡异符文的陶罐,有装着不知名液体的琉璃瓶,还有几盏用人皮制作的灯笼。祭坛中央供着一尊邪神像,三头六臂,面目狰狞,神像手中捧着的,正是与那孩童所中相同的血玉!
那血玉约莫拳头大小,通体血红,内中有光华流转,仿佛有生命一般。宁瑜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着强大的邪力。
果然有人在此养蛊。宁瑜正要细查,忽闻身后风声骤起。
他本能地闪身避开,只见一道黑影从身旁掠过,带起一阵腥风。定睛看去,竟是一个苗疆打扮的老妪,手持蛇头杖,怒目而视。
这老妪约莫六七十岁年纪,脸上布满皱纹,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她身着五彩斑斓的苗服,头上戴着银饰,颈间挂着一串用人骨制成的项链。
小子,敢坏我好事?老妪声音沙哑,如同破锣,识相的快滚,否则让你也尝尝蛊毒的滋味!
宁瑜镇定自若,拱手道:在下长乐郡宁瑜,不知阁下在城中下蛊害人,所为何事?
老妪狞笑:我五毒娘娘行事,何须向你解释!这长乐郡的百姓,能成为我蛊术的养料,是他们的荣幸!
宁瑜眉头微皱:阁下此言差矣。众生平等,岂能随意残害?还请阁下交出解药,解除那孩童身上的蛊毒。
五毒娘娘狂笑:解药?血玉蛊无药可解!中了此蛊,三日之内必成行尸!那孩子已经没救了!
说罢,她不再多言,挥动蛇杖,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无数毒虫从四面八方涌来:色彩斑斓的毒蛇、拳头大小的蜘蛛、长着翅膀的蜈蚣...这些毒虫显然都受过特殊训练,排列成阵,将宁瑜团团围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zjsw.org)民间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