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姬悄然走到水潭边缘,俯身用手指沾了沾浑浊的水,放在鼻尖轻嗅,又仔细观察了潭边的泥地。她起身,对魏缭和王贲低语:“此处有淡淡的药味,并非工地上常用的草药。而且,泥地上有几种不同的脚印,其中一种,靴底纹路特殊,与魏国宫中禁卫的制式军靴吻合,但更轻巧,应是特制的。”
魏国宫中禁卫?混入工地,杀害秦军都尉?
王贲勃然大怒:“好个魏王假!竟敢派死士破坏我军工程!传令!立刻封锁整个工地,严查所有人员!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将军息怒!”魏缭连忙劝阻,“大索工地,必然引起恐慌,耽误工程进度,正中敌人下怀。敌在暗,我在明,如此兴师动众,未必能抓到真凶,反而打草惊蛇。”
“那依你之见?”
“对方目标明确,破坏堤坝,或至少延缓工程,并制造混乱。张都尉之死,是警告,也是挑衅。”魏缭冷静分析,“他们能混进来一次,就能混进来第二次。当务之急,是加强内部甄别与警戒,明松暗紧。对外,可宣称张都尉确系意外身亡,稳定人心,继续施工。同时,”他看向玄姬,“请玄都尉动用黑冰台之力,暗中调查魏国死士潜入的路径及其在军中的可能接应者。对方既能精准找到张都尉并下手,未必没有内应。”
王贲强压怒火,觉得魏缭所言在理,点头同意:“就依右更之策。玄都尉,有劳了。”
玄姬领命,身影很快消失在忙碌的人群中。
魏缭则协助王贲重新部署了工地的守卫,并亲自检查了堤坝的渗漏点,确认只是局部问题,加固后并无大碍。但张都尉的死,如同一声警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围绕大梁的博弈,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对抗。水波之下,暗潮汹涌,杀机四伏。
回到营帐,魏缭摊开大梁周边的舆图,目光在城池、水道、秦军营垒以及可能渗透的路径上来回扫视。玄姬带来的线索,张都尉的死,魏国秘使,楚国项氏……这些碎片似乎正在拼凑成一幅更大的图景。
大梁,这座以水为命的城池,不仅面临着外部的洪水之困,其内部,也正在被各种力量撕扯、渗透。而他,身处这旋涡中心,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帝国的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他席卷而来。
喜欢大秦帝国风云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秦帝国风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