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水之畔的挫败,并未让项梁气馁,反而像是激起了这头年轻猛虎的凶性。接下来的半月,楚军一改之前稳守壁垒的姿态,变得异常活跃。他们不再尝试大规模渡河决战,而是化整为零,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轻舟快马的优势,不断派出小股精锐,袭扰秦军的粮道、斥候小队,甚至夜间偷营,纵火焚烧外围营帐。攻势如同夏日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虽未造成致命损伤,却让整个秦军大营风声鹤唳,士卒疲惫不堪。
蒙武不胜其扰,几次欲派大军过河寻战,都被项梁巧妙地避开了锋芒。楚军如同滑不留手的游鱼,在颖水两岸的广阔地域内穿梭,充分利用主场优势,与秦军玩起了捉迷藏。秦军虽强,却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空有力量无处施展,士气在持续的骚扰下,开始出现细微的滑落。
“项梁此子,深得游击之妙,意在疲我师,耗我粮,乱我军心。”魏缭站在沙盘前,指着上面标注的无数代表小规模遭遇战的红点,对眉头紧锁的蒙武道,“我军若一味被动应对,正中其下怀。”
蒙武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然则如之奈何?大军行动迟缓,追之不及。分兵追剿,又恐为其所乘,重蹈覆辙。”他指的是上次项梁调虎离山的险招。
“敌欲乱我,我不可自乱。”魏缭沉声道,“当以静制动,同时……断其爪牙,窥其根源。”他手指点向沙盘上几个楚军袭扰最频繁的区域,“这些地方,地形复杂,利于小股部队隐匿行动。项梁能如此精准地找到我军薄弱环节,并顺利撤退,除内奸传递消息外,必有熟悉本地路径、甚至可能暗中提供补给掩护之人。”
一直沉默立于帐幕阴影中的玄姬,此刻开口道:“已初步排查,军中有三名低级军官与楚国商贾有过接触,正在严密监控。至于外部接应,黑冰台锁定了几处可疑的庄园和村落,皆位于颖水南岸,距楚军大营有一定距离,看似与项梁部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多为当地豪强或没落贵族。”
“豪强?没落贵族?”魏缭眼中精光一闪,“他们为何甘冒奇险,相助项梁?仅为故国之情?”
“据查,项梁许以重利,承诺若击退秦军,将保其封地,并助其恢复昔日权势。此外,”玄姬顿了顿,声音更冷,“似乎也有把柄落入项梁手中,不得不从。”
魏缭若有所思:“也就是说,这些‘爪牙’,并非铁板一块,各有盘算,甚至可能心存怨怼?”
“可以这么理解。”
“既然如此,”魏缭看向蒙武,“将军,或可效仿项梁之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派小股部队袭扰,我军亦可组建精锐锐士,由熟悉山林作战的将领率领,潜入南岸,专司清剿这些为楚军提供眼线和庇护的‘地头蛇’。不求全歼,但求震慑,斩断项梁的耳目与补给线。同时,对其中可能被胁迫或意志不坚者,或可尝试……策反。”
蒙武有些犹豫:“派兵过河?风险是否太大?若被楚军主力围困……”
“非是大军,乃是精干小队,行踪诡秘,一击即走。目标明确,并非与楚军主力纠缠。”魏缭解释道,“此举一可打击楚军辅助力量,二可获取南岸更详细的情报,三或可离间项梁与地方势力的关系。即便不成,损失亦在可控范围。”
蒙武权衡良久,又看了看沙盘上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红点,终于下定决心:“好!便依你之策!人选方面……”
“末将愿往!”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众人望去,乃是都尉苏角,此人出身北地,精通骑射,更擅山地奔袭,是军中有名的悍将。
魏缭补充道:“苏都尉勇武可嘉,然此行重在隐秘与机变,非匹夫之勇。需派精细之人同行参赞。”他目光转向玄姬,“玄都尉麾下,或有擅长此道之人?”
玄姬微微颔首:“可派‘影卫’两队,共二十人,配合苏都尉行动。他们精于潜伏、刺杀、审讯。”
“如此甚好!”蒙武拍板,“苏角,你即日挑选五百锐士,与玄都尉的影卫配合,秘密渡河,按魏参军所示目标,相机行事!记住,以袭扰、震慑、获取情报为主,不得恋战!”
“末将领命!”苏角抱拳,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战意。
是夜,月黑风高。苏角率领精心挑选的五百锐士,以及二十名如同鬼魅般的黑冰台影卫,借助牛皮筏子和水性好的士卒引导,从一处水流相对平缓的河段,悄无声息地渡过了颖水,如同利刃,刺入了楚军控制的南岸地域。
接下来的几天,对岸陆续有消息传回。苏角部队行动迅猛而精准,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他们突袭了黑冰台锁定的两处豪强庄园,以雷霆手段镇压了试图反抗的私兵,擒获庄主,搜出与项梁部往来密信及部分军资。按照魏缭事先嘱咐,他们并未大肆屠戮,而是当众宣读其“资敌”罪状,焚毁其囤积的、可能用于资助楚军的粮草,然后将庄主及其核心党羽带走审讯,余者驱散。此举在南岸地方势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帝国风云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秦帝国风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