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的成功提取,如同在阴霾中撕开一道亮光,让制造局上下精神为之一振。
“点石成金”的神奇,不仅缓解了迫在眉睫的财务焦虑,更让工匠们对主事大人天马行空却又总能奏效的奇思妙想,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院临时搭建的土窑日夜不息,浓烟滚滚,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却成了众人心中最安心的信号。
王铁匠带着徒弟们热火朝天地扩大生产,赵郎中则一头扎进伤药配方的改良中。
陈启明稍稍松了口气,但并未放松警惕。
他知道,京营的暗流不会因此平息,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
他将目光从炉火转向了人。
燧发枪的量产瓶颈,不仅仅在于材料和工艺,更在于人才。
现有的工匠手艺纯熟,但大多墨守成规,缺乏灵性和突破的勇气。
他需要新鲜血液,需要能理解他超前思路、并能将其实现的得力助手。
这日,他照例巡视各工坊,走过枪械组装区时,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只见几名老工匠正围着一个年轻工匠,厉声斥责。
那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瘦,身上沾满油污,此刻正梗着脖子,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形状古怪的燧石夹,争辩道:“…为何不行?这般改动,分明更能夹紧燧石,击发时不易松动!”
“胡闹!”为首的老工匠怒道,“祖祖辈辈都是这个做法!你才吃了几年饭?就敢擅自改动?弄坏了机括,耽误了工期,你担待得起吗?!”
“可…可是…”年轻人急得脸通红,“明明可以更好…”
“闭嘴!按原样做!再敢胡来,滚出工坊!”
年轻人嘴唇翕动,最终低下头,紧紧攥着那枚被他改良的零件,手指因用力而发白,眼中满是不甘和委屈。
陈启明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那年轻人手中那枚结构略有不同、似乎增加了某种小小卡榫的燧石夹上。
“怎么回事?”他开口问道。
众人见主事大人到来,连忙行礼。
老工匠抢先告状:“大人,这林二狗仗着识几个字,整日胡思乱想,不按规程做事,胡乱改动零件,小的正教训他!”
那叫林二狗的年轻人猛地抬头,看到陈启明,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依旧倔强地握紧手中的零件。
陈启明没有理会老工匠,径直走到林二狗面前,伸出手:“给我看看。”
林二狗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燧石夹放在陈启明手中。
陈启明仔细端详。
这枚燧石夹在传统的夹臂内侧,巧妙地锉出了一道极细的凹槽和一个微小的弹性卡点。
思路非常清晰——利用金属自身的弹性,在夹紧燧石时提供一个额外的咬合力,防止其在连续击发中因震动而松动。
这是一个极其细微却非常实用的改进!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思维!
“这是你想出来的?”陈启明看向林二狗,目光锐利。
林二狗紧张地点点头,声音有些发颤:“是…小的见…见有好几次哑火,都是因燧石松动所致,便想着…能否让它夹得更牢些…小的知错,不该擅自改动…”
“你没错。”陈启明打断他,语气肯定,“想法很好。这凹槽的深浅和卡点的位置,你是怎么确定的?”
林二狗见主事大人非但没有责怪,反而询问细节,顿时激动起来,语速飞快:“回大人,小的观察了不同击发次数后燧石的松动情况,又试了不同角度的锉刀,找了废料试了十几次,觉着这个深度和角度最能吃上力,又不会卡死…”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
陈启明心中暗暗惊讶。
这年轻人不仅敢想,更懂得观察、假设、实验、验证这一套方法!这几乎是现代工程学的雏形!
这是个被埋没的天才!
“你读过书?”陈启明问道。
林二狗神色一黯:“家父原是村里塾师,教小的认过些字,读过几本杂书…后来遭了灾,爹娘都没了,小的便来京城投奔叔父学手艺糊口…”
陈启明点点头,转身对那目瞪口呆的老工匠和周围众人道:“从今日起,林二狗调离组装组,独立一室,配给他所需工具和废料,允他专事琢磨燧发枪各机括的改进之策。一应所需,直接报于我知晓。”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老工匠更是急道:“大人!这…这不合规矩啊!他一个学徒…”
“规矩是人定的。”陈启明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制造局的规矩,就是造出更好的枪。谁能做到,谁就该得到机会。王师傅,你带了他些年,手艺是好的,但也要晓得,固步自封,便是退步。”
老工匠面红耳赤,喏喏称是,再不敢多言。
林二狗更是愣在原地,仿佛被巨大的惊喜砸晕了头,半晌才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多…多谢大人!小的…小的定竭尽所能,不敢负大人厚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