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颂点点头:“叔父说的没错,当初确实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士氏一族自新莽时期为避动乱迁至交州,到了我这一代已经是七世了,自我记事起,就看到了叔父描述的景象,城内城外完全是两个天地,当时我就问父亲,我们士家作为当地豪族,为什么不帮助那些人,我父亲就用一句话回应了我‘救急不救穷’。”
“当时我不理解,以为我父亲单纯是吝啬钱财不想帮助那些穷人,可是随着我长大,我明白了父亲的用心,当时以士家的财力的确可以救助他们一时,可难以长久,要是让那些人养成了领救济的习惯,一旦士家难以为继断了救济,那后果~”
“后果怕是会憎恶你家,更有甚者可能会联合起来冲击你家,搞不好会家破人亡,?升米恩,斗米仇?,这可不是说说的,”公孙瓒接话道:“我经历过黄巾之乱,对此再清楚不过了,当时面对饥饿的流民,不是没有良善之家开仓救济,可是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家破人亡,所以后面再也没有人敢当好人了。家底再厚,能救一两人,可是面对成千上万的灾民怕也是无能为力。”
士颂点点头:“正是如此,所以不是我家冷血,实在是穷人太多,有心无力。直到曲辕犁的出现,算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当时也有人劝我父亲把此物献给朝廷,获取封赏,可是我父亲稍加思考后就直接拒绝了,把东西献上去容易,凭借士家在朝廷中的人脉,混个一官半职也不难,可交趾的根本情况却得不到改善。”
“看到曲辕犁后,我父亲当时就决定,以士家之财力招募工匠大力打造曲辕犁分给百姓,同时再给他们提供粮种,也正这个决定,一年之后,交趾喜获丰收,百姓不仅吃饱了饭,家家户户还有了余粮,后面我父亲又派人向百姓收购余粮,与外面做交易,所得钱财换成牛马牲畜,随后再分配给百姓,引导他们开荒种田,修建水渠。就这样,几年之后,交趾一改昔日穷困的面貌,变得富庶起来。”
士颂解释完,看向刘备,说道:“玄德公,这就是我们的私心,依你之前所言,当时把曲辕犁献出去,确实有可能造福天下百姓,可这样对交趾发展不利,因为大家都丰收了,交趾产的粮食就卖不上价,便无法获取足够的牲畜帮助交趾百姓开荒种田。”
刘备闻言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不是私心,这是人之常情,谁不想自己家乡富裕起来呢?要是我和令尊换个位置,怕是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没有几年的藏拙,交趾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好,百姓或许能吃饱饭,但想要变得富足,难~”
“是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们能为家乡百姓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大伙只是凡夫俗子,不是圣人,没法做到兼济天下。”公孙瓒也忍不住发出感慨。
听着两人感慨,黄忠、典韦对视一眼,纷纷感觉有些无语,同时心中也在吐槽,主公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本事又见长了,刘备他们不知道交趾是什么情况,他俩还能不知道?
什么为了粮食能卖上价所以不献出曲辕犁,扯淡!主公纯粹就是为了能多吸纳流民而故意为之,要是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谁特么乐意跑到偏僻的交趾来?
喜欢三国:我,交州土皇帝!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