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父亲袁绍、兄长袁谭都有各自的部属,名士也多,许褚这样一个纯粹的武夫,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与其如此,不如跟着自己去幽州。
他一向不受父亲器重,身边也没什么可用的人,许褚反而有机会。
既然他主动提出,自己就却之不恭了。
袁熙答应了,许褚如释重负,拜倒在地。
他随即说,他还有一些旧部,也在俘虏之中。如果袁熙愿意,他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幽州。
袁熙也答应了,随即让许褚去选人。
一会儿功夫,许褚带着近百名壮汉走了过来。这些人往面前一站,虽然手里没兵器,散发出的杀气还是让袁熙吃了一惊。他看得出来,这些人的身手或许不如许褚,却也是难得的勇士,真要让他们护着曹操杀进了大营,今天的事还真难说。
自己出动突骑是及时的,不仅挽救了战局,也救了自己一命。
怪不得兄长袁谭刚才要抢人。
有这些勇士做亲卫,在战场上活命的机会至少可以翻一倍。
袁熙想了想。“幽州寒苦,眼下也没什么战事,不需要太多的勇士,也养不起太多的人。你挑一半跟我走,剩下的跟着我兄长吧。”
许褚倒也不意外,随即挑了一半人,让他们跟着袁谭。
袁谭喜出望外,连连向袁熙致谢。
——
官渡,袁军大营。
天色微明。
袁绍坐在帐中,不动如山,心里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袁谭率部去增援乌巢,双方激战,胜负未分。
张合、高览率部去进攻曹操,打了半夜,也没结果。张高二人传回来的消息说,曹营坚固,无法攻克。郭图却坚称张合、高览就是想保存实力,不肯全力以赴,应该严令他们死战,或者让他前去指挥。
沮授据理力争,说临阵易将,是兵家大忌。眼下张合、高览虽然还没有得手,却也没有退却。既然袁谭已经截住了曹操,只要再等一会儿,就会出现重大转机。
袁绍心烦意乱。
他知道这些人各有心思,并不只是为了眼前的战事。
袁谭虽然还没有击败曹操,但曹操偷袭不成,失败已是定局。一旦消息传到官渡,曹营就有可能崩溃。
郭图想去代替张合、高览,就是想抢下这个大功。
如此一来,汝颍人就能从此战中获取最大利益,为进驻中原后争权打下基础。
沮授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坚决反对换将,好让张合、高览将攻破曹营的功劳收入囊中,为冀州人增加一些筹码。
胜负未分,他们已经在为将来的争斗做准备了。
做这些人的主公,他片刻都不能放松。
他没有接受郭图的请求,下令张合、高览继续进攻。
他不想让汝颍人势力膨胀太快,以至于失去平衡。
“大将军,青州刺史与幽州刺史兄弟联手,斩杀曹操、许攸及曹军大将乐进,首级送到。”一个士卒冲了进来,跪倒在地,将装有三颗首级的木案高高举过头顶。
血腥味弥漫在大帐中,不少人用衣袖掩住了口鼻。
袁绍却没这么做,他起身绕过大案,来到三颗首级前,仔细观察。
第一颗首级的脸不太熟悉,应该是曹操麾下的大将乐进,袁绍迅速掠过。
第二颗首级是许攸的。许攸虽然紧闭双眼,但脸庞扭曲,看得出,死之前,他依然极不甘心。
袁绍心中暗自惋惜,转头又看向第三颗。
果然是曹操。
曹操双目圆睁,满脸的不敢相信。
袁绍嘴角轻挑,随即将目光转回许攸,一声叹息。“子远,子远啊……”
郭图赶了过来,看到三颗首级,也不禁叹了一口气,随即扶着袁绍。“主公,许攸不知天命,自取其咎,罪有应得,主公万万不可过于伤心,伤了身体。”一边说,一边也抹起了泪。
袁绍泪下如雨。“子远虽一时失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可是我如何能忘却他追随我多年的功劳啊。想当年,先帝悖乱,信任阉竖,禁锢忠良,他不顾安危,随我出生入死,救了多少人,活了多少命啊……”
沮授在一旁听得真切,知道袁绍用意,却不想多听,起身说道:“主公,眼下不是伤心的时候。曹操授首,曹军士气必然大溃,可派人将首级送到阵前,交给张儁乂,让他传示曹军。”
郭图也反应过来,连忙说道:“主公,臣愿往。臣与曹营文武熟悉,可以劝他们顺天应人,为主公效劳。”
袁绍顺势答应,命郭图带着曹操的首级赶往战场,劝曹营投降。
沮授虽然知道郭图这是抢功,又要招揽曹操的部下以自强,却无法阻拦,只好闭口不言。
袁绍本人就是汝颍人,他总不能劝袁绍将曹操麾下的汝颍人全部杀光。
好在他之前已经派人通知张合、高览,无论如何不能轻易撤军,现在也算是抢到了一份功劳。
而眼下郭图去了战场,又给了他一个绝妙的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