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最关键的一环,抛给了李定国。这是在试探他的决心,也是将双方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李定国沉默不语,心中急速权衡。答应,便要将自身与这位弘光皇帝彻底绑在同一辆战车上,风险巨大;不答应,自己这支孤军在此,一旦芜湖城破,亦难独善其身。况且,这位皇帝展现出的胆识与气度,确实让他心生一丝钦佩。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大明皇帝陛下既然有此胆魄,末将……愿率本部为前锋!”
朱慈烺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却不动声色:“好!有将军相助,朕心甚安!具体方略,我等再细细商议!”
就在朱慈烺与李定国初步达成联手意向,谋划着又一次惊险出击时,南京城内的暗流,也因皇帝远在芜湖、且与“流寇”有所接触的消息——尽管王公公极力封锁,可这般大事,岂能毫无风声?——而汹涌到了极点。
魏国公府虽遭软禁,其党羽却未根除。一份由部分勋贵与文官密议、措辞“恳切”的联名奏疏,经特殊渠道送出南京,正快马加鞭赶往芜湖。奏疏中,他们“忧心忡忡”地指出皇帝“身陷险地,安危系于社稷”,更隐晦提及“流寇素无信义,恐藏祸心”,强烈恳请皇帝“以江山为重,速返京师”,并“妥善处置流寇事宜,勿使养虎为患”。
与此同时,江北清军大营。
多铎也接到了细作的密报——芜湖城内出现不明武装,疑似与李定国部有关。他并未如寻常武将那般暴怒,反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伪帝朱慈烺,竟与流寇勾连?有意思。”他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传令下去,暂停对芜湖的大规模进攻。加强斥候,给本王盯紧了,看看他们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他看向身旁的谋士:“去,把伪帝与流寇李定国在芜湖‘沆瀣一气’的消息,给本王散出去——尤其是,传给南京的那些人,还有,左良玉那边,也送一份。”
谋士心领神会:“王爷英明!此乃攻心之上策!伪明内部得知此事,必生嫌隙内乱!左良玉与张献忠素有死仇,他若知晓李定国在此,绝不肯坐视不管!”
多铎冷笑道:“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待其两败俱伤,本王再坐收渔利。这江南,迟早是大清的囊中之物!”
无形的网,从南京的勋贵官署,从江北的清军大营,悄然撒向芜湖——撒向那刚刚达成脆弱同盟的年轻皇帝,与曾被视作“流寇”的名将。
朱慈烺站在芜湖城头,望着江北清军大营异乎寻常的平静,心中非但没有轻松,反而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风暴,似正以一种更诡异的姿态悄然逼近 —— 没有震天鼓角,却让空气里都浸着冷意。而他与李定国这簇刚刚点燃、摇曳不定的联盟之火,能否在四面涌来的暗流与风暴里,守住那一线微弱的生机?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日曜南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