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开往天津的专列
张学良靠在豪华专列的丝绒座椅上,望着窗外飞逝的华北平原。
车厢内,几个高级将领正襟危坐,气氛凝重。
“少帅,最新情报,”副官递上电报,“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突然返回东京,行前与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密谈良久。”
张学良接过电报,眉头紧锁:“说了什么?”
“内容不详,但我们的内线说,听到‘柳条湖’、‘铁路’等词。”
“柳条湖...”张学良沉吟道,“南满铁路那段?日本人想干什么...”
参谋长荣臻忧心忡忡:“少帅,此时南下是否欠妥?日军动向异常,恐有变故。”
张学良摆手:
“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去见蒋介石。若日军真敢动手,我们需要南京的支持。”
他顿了顿,“给宗兴发报,让他加强上海方面的情报收集,特别是日本海军动向。”
列车驶过铁桥,发出沉闷轰鸣。张学良不知道,此刻关东军参谋部里,一份名为“满洲事变处理方案”的计划书正被传阅,实施时间定在一个月后。
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山口隆一毕恭毕敬地站在一位海军大佐面前。
办公室墙上挂着巨幅东海海图,上面插满代表日舰位置的标记。
“这么说,华懋饭店的计划失败了?”大佐语气平静,却让山口冷汗直流。
“暂时...暂时受阻。但我们已经找到新的突破口。”山口急忙补充,
“通过法国领事馆的内线,我们掌握了张宗兴与共产国际代表秘密会面的证据。”
大佐终于转身,眼中闪过兴趣:“具体说说。”
“上周三,张宗兴在霞飞路一家俄式咖啡馆与一个苏联人会面。我们的人拍下了照片。”山口递上信封,“经确认,对方是共产国际远东局的特派员。”
大佐仔细查看照片,嘴角勾起冷笑:“有意思...少帅的结拜兄弟私下通共。这消息该让南京方面知道。”
“已经通过可靠渠道透露给戴笠的人了。”山口低声道,“另外,根据土肥原机关的情报,张宗兴可能还与美国记者斯诺有情报交易。”
大佐走到窗前,望着黄浦江上日舰林立的桅杆:“一石三鸟之计?既打击张宗兴,又牵制张学良,还能挑拨中美关系...山口君,你总算有了点长进。”
“多谢大佐夸奖!那接下来...”
“继续收集证据,但不要轻举妄动。”大佐目光锐利,“等少帅到上海后,让中国人自己解决这个‘共党嫌疑分子’。”
上海,法租界安全屋
张宗兴与埃德加·斯诺再次会面,地点换了一处不起眼的石库门民居。
“情况比想象的更糟,”斯诺翻开笔记本,
“日本海军陆战队最近频繁演练城市巷战,目标显然是租界地区。这是拍摄到的照片。”
照片上,日军在虹口模拟进攻建筑物,甚至有针对煤气管道、电厂等关键设施的演习。
张宗兴面色凝重:“他们想在租界动手?”
“不止,”斯诺压低声音,“我通过特殊渠道获悉,关东军正在策划一个重大事件,时间可能在9月下旬。”
张宗兴心中一凛——历史上九一八事变正是9月18日。
“另外,”斯诺犹豫了一下,“你要小心戴笠的人。他们最近在调查你。”
“军统?”张宗兴皱眉,“为什么?”
“据说收到举报,称你与共产国际有联系。”斯诺直视着他,“这是真的吗?”
张宗兴苦笑:“如果我说是和一个苏联珠宝商谈生意,你信吗?”
两人对视片刻,同时笑了。
“不管怎样,小心为上。”斯诺合上笔记本,
“南京方面对张学良本就猜忌很深,你是他的结拜兄弟,自然会被重点关注。”
分别前,斯诺突然问:“张,如果——我是说如果——日本真对东北动手,而南京命令不抵抗,你会怎么办?”
张宗望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我会尽力让该抵抗的人抵抗。”
南京,黄埔路官邸
蒋介石正在书房练字,宣纸上写着“攘外必先安内”六个大字。戴笠垂手立在一旁。
“这么说,张学良还是坚持要来?”蒋头也不抬。
“是的校长。预计月底抵沪,行程由杜月笙安排。”
蒋冷哼一声:“这个张汉卿,东北都快保不住了,还有心思逛上海滩。”他放下毛笔,“他那个结拜兄弟,查的怎么样?”
“张宗兴,法租界探长,青帮成员。最近与美国人斯诺过往甚密,还有...”戴笠迟疑了一下,“可能与苏联方面有接触。”
蒋的手顿住了:“通共?”
“证据尚不确凿。但日本人似乎也在刻意散布这个消息。”
“日本人...”蒋若有所思,“雨农,你说日本人为什么对东北这么感兴趣?”
戴笠谨慎回答:“恐怕不止是东北。上海日侨最近活动异常,海军陆战队频频演习,似有所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请大家收藏:(m.zjsw.org)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