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村长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稍稍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转头对自己的孙子吩咐道:“去村里的每户人家询问一下,看看是否有人愿意借出自己家的镰刀,每把镰刀每天的租赁费是2文钱。如果有人同意,就让他们在一个时辰之内把自家的镰刀送到我们家里来。”
徐村长的孙子领命后,立刻快步走出家门,开始挨家挨户地询问。
村民们一听说是要借镰刀,而且还能每天赚取2文钱,都显得十分乐意。不一会儿,就有不少人陆续拿着镰刀来到了村长家。
然而,就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有一些外嫁来的媳妇,想要把镰刀借给自己的娘家使用,可是每家每户的儿子都不少,关于该借给谁的问题就导致妯娌之间产生了纷争。
“这镰刀咱家现在又不用,我想借给我娘家怎么了?”一个媳妇不满地说道。
“不行,这镰刀是我们大家的,凭什么你说借给谁就借给谁?”另一个媳妇反驳道。
眼看着纷争越来越激烈,婆婆听到声音连忙跑过来,大声说道:“都别吵了!这镰刀谁也不借,我一会儿就拿到村长家。”
在婆婆的威压下,这场纷争终于被平息了下来。家里儿子多的妇女们也都意识到了重要性,纷纷回家对自家的儿媳妇们说家里的镰刀会拿到村长家进行租赁。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村长们终于完成了对镰刀的统计工作。
经过仔细核对,他们发现只有两三户人家将自家的镰刀借给了外村的娘家使用,而其他村民都非常配合地将镰刀借了出来。
与此同时,李村长和杨村长也回到了各自的村子里。他们立刻召集村民们,向大家说明了徐家村的情况。
村民们得知徐家村依靠一件神奇的工具,竟然提前完成了秋收,都感到十分惊讶。
当听说自家也有机会提前租到这件能够大大提高秋收效率的神器时,村民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表示愿意拿出钱来租用镰刀。
毕竟,大家现在都知道了这件神器的好处,而且数量有限,可谓是狼多肉少啊!
为了公平起见,村长们根据每家的劳动力情况,对租赁顺序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为了安抚村民,他们还告诉村民们,过两天县令大人会安排全县的铁匠铺一起打造镰刀,到时候每家每户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镰刀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村民们全都欢呼起来,对未来的秋收充满了期待。
而两位村长在完成各自村子的事情后,又聚在了一起,开始商讨如何分配这 80 把镰刀,以确保每个村子都能公平地受益。
一个时辰之后,太阳已经高高挂起,阳光洒在大地上,一片金黄。李村长和杨村长带着钱和几个身强力壮的帮手,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徐村长家。
徐村长家的院子里,镰刀整齐地堆放在一起,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李村长和杨村长对视一眼,心中都暗自窃喜。这些镰刀看起来质量都很不错,而且数量也勉强够他们两个村子使用了。
按照之前约好的数量,李村长和杨村长与徐村长一起仔细地登记了租赁镰刀的事宜。然后,他们各自吩咐自己村里的人,将镰刀搬到车上。
正当大家忙碌的时候,突然有几个邻村的村民匆匆赶来,他们气喘吁吁地说,他们村子也听说了徐村长这里有镰刀可以租赁,所以也想加入进来。
徐村长有些为难,毕竟之前并没有考虑到还有其他村子会来租赁。他看了看李村长和杨村长,发现他们也有些犹豫。
不过,徐村长毕竟是个善良的人,他想了想,觉得大家都是邻里乡亲,不好拒绝。于是,他找到李村长和杨村长,一起商量了一下。
最后,他们决定明天就让人去县里的铁匠铺,把现在已经打造好的镰刀拿回来,分给李村长和杨村长的两个村子,而现在院子里的这一批镰刀,就留出一小部分来租赁给后来的这个村子。
听到这个决定,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那个邻村的村民,对徐村长他们千恩万谢。
在一片热闹的氛围中,镰刀租赁的事情顺利完成了。各村的人都兴高采烈地带着镰刀离开了,满怀期待地准备开启高效的秋收。
后来听到风声的其他村子再来找徐村长租赁镰刀时,却发现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只能悻悻地回去,心中懊悔不已,为什么没有早点得到消息呢。
然而,就在几天后,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如春风般吹遍了整个县城。
原来,县令大人竟然推广了一种能够迅速提升秋收效率的神奇农具!这一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人们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铁匠铺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兵器制造的任务,现在正全力以赴地打造镰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更让人惊喜的是,县令大人深谋远虑,充分考虑到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决定根据各村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来合理分配镰刀的数量。这样一来,每个村庄都能公平地获得所需的农具,确保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古代靠种田赢麻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古代靠种田赢麻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