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纯属毫无逻辑的胡说八道,如有雷同,纯属扯淡)
“你来了?”
“我来了。”
“你不该来的。”
“可我还是来了。”
“今日之战,既决高下。”
“也分生死。”
“中院一点红,何雨柱!”
“后院剑魔,不对,我这名号不能比你字少,后院……一剑狂飚血许大茂!”
“TMD,你们两个小王八蛋怎么不摔死,把屋顶踩坏了,看老娘不骂死你俩小王八蛋!”
只见一个身高一米五、体重一百五,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双手叉腰,朝着站在自家屋顶的两个十来岁少年破口大骂。
离这妇女不远处,还有个少年,正用手捂脸,一边小声嘀咕:“握草,这俩SB啊……” 一边悄悄往远处挪,倒不是怕挨骂,而是怕丢人。
站在屋顶的两个少年,年纪稍大、身材敦实的那个叹息一声:“有心杀贼,奈何时运不济,今日先饶你一回,来日定取你狗命!”
另一个少年则摇头晃脑:“风萧萧兮有点烦,壮士一去兮没的玩。我二人已是世间绝顶,纵然大战三天三夜也难分高下,不如就此罢手!”
就在二人依然站在屋顶感慨之时,一个面容酷似司马懿、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满脸怒容地冲到正在大骂的妇女旁边,手指屋顶的两个少年:“傻柱,你个小王八蛋给老子下来,今儿老子不打死你就跟你姓!” 那手指屋顶的模样,颇有些像某人指挥人冲向某人四轮车。
熟悉《情满四合院》的人肯定知道,没错,这里就是名满网络文学圈的四九城南锣鼓巷 95 号大院。
站在屋顶准备决战“四合院之巅”的,正是日后四合院的两位灵魂人物——何雨柱和许大茂。此刻,他俩正站在四合院中院西厢房贾家的屋顶。
有人要问了,他俩为啥站在贾家屋顶呢?原因很简单,贾家在二进院,屋顶连着前面一进院的屋顶,面积够大。而一开始叉腰大骂他俩的,便是传说中让人闻风丧胆的“招魂法师鬼见愁”——贾张氏。
至于傻柱和大茂为何如此,各位读者想必都明白,此事必有蹊跷。没错,就是因为四合院里又又又又迎来了一位穿越者,也就是本书的主角——钟铭。
钟铭本是来自 2025 年的华夏着名的没凑一起省人,原本出生于 80 年代的他,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上学时赶上了上小学时大学不收费,上大学时小学又不收费。迷迷糊糊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来到了 1950 年夏天,成了南锣鼓巷 95 号四合院后院后罩房的住户,就在聋老太太隔壁。
钟铭来的第一天,通过原身的记忆发现,这院子似乎并不像网络文学里传的那般可怕,也没有那么多“禽兽”。
什么道德天尊易中海、算盘转世阎埠贵、亡灵法师贾张氏等等,这些统统没有。反倒是自己一家,在这个相对正常的四合院里,貌似才有点儿像是“禽兽”。
钟铭的父母皆是出身于冀省武术之乡保城,都是劈挂拳传人。父亲钟振国,当年他老子送他去练武,结果这家伙倒好,一边练武,一边竟勾搭上了师傅的小女儿,也就是钟铭的母亲郭家兰。
师傅郭振东觉得,这货居然敢跟自己一样是“振”字辈,所以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
结果郭家兰举着火把就要烧房子,而钟振国呢,居然还偷偷弄来了火油送给郭家兰。并且他还振振有词:“师傅家这房子是用砖建的,万一点不着怎么办?再说了,这要是烧的旺一点,师傅他老人家说不准瞅着高兴呢。”
最后郭振东没办法,自家就这一处宅子,儿子郭家英也快结婚了,万一真被这俩“黑了心”的蛆给烧了,那自己就可对不起列祖列宗。
总之,这一家三口,都是有点道德,但绝对不多。而且那个‘点’,还真就是‘点’
因为都是练武之人,抗战时期有几次这夫妻俩不知道图啥,竟然莫名其妙的顺手帮我军做过情报工作,还弄死了几头鬼子,也因此在大典那天,夫妻二人就顺利成了铁路局的第一批职工,双双当上铁路警察。没办法,就一个字——能打。
而钟铭本人,是他们的独子,从五岁起就跟着外公习武。虽说总感觉外公看自己的眼神充满嫌弃,但钟铭不怪他,毕竟自家老爹老娘当初办事确实不靠谱。
钟铭也就是偶尔怕外公排便不畅,往他茶里加点泻药;又或者教表弟要“孝顺”爷爷,撒尿和泥做个饼给爷爷吃……当然了,这一切都是为了家庭和谐。
没过几年,这一家三口就被外公郭振东父子联合爷爷钟大魁联手“请”出了家乡,爷爷还托人给钟振国在四九城找了份活计。
当时钟铭觉得,自家爷爷和外公一定是为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前途着想。这不,一家三口前往四九城那天,爷爷和外公都不约而同地放起了鞭炮,肯定是提前为他们庆祝呢,绝对是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爆笑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爆笑四合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