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封闭式”特训,在消耗了若干小手电筒、干冰、可食用色素丸子和一堆的“神迹”脚本后,贾张氏同志终于勉强达到了“佛母形象策划小组”的最低上岗标准。
至少,她能穿着那身沉重的“法袍”,在莲花座上盘坐半个小时不喊腰疼,也能掐着“光明印”,用那种空灵的眼神注视前方(其实就是目光呆滞),嘴里念叨着“光明普照,涤荡业障”之类的套话而不笑场——主要是想到副部级待遇,她忍了。
钟铭觉得,是时候让“光明佛母”亮个相,搞点动静出来了。一来检验一下培训成果,二来也需要一些“神迹”作为铺垫,为后续的大规模宣传造势。
地点选在了南安城西郊一个原本香火就不错的中型佛寺“金叶寺”。这里僧侣和信众基础较好,而且距离核心城区有一定距离,万一玩砸了,影响也相对可控。当然,在钟铭和“佛母”策划小组看来,不存在玩砸的可能性,一切必须成功。
这一日,天公作美,阳光明媚。金叶寺内外,早已被内务部和宣传部(王曼妮手下)的人员悄然控制和管理起来。不明真相的善男信女们依旧如常前来礼佛,只是发现今日寺内似乎格外整洁,还多了一些面容和善、但眼神锐利的“工作人员”。
巳时三刻(上午十点左右),正当寺内香火鼎盛,诵经声不绝于耳之时,突然,寺外传来一阵清越悠扬的钟磬之声(音响组就位)。紧接着,一股若有若无的、仿佛檀香又带着异花芬芳的烟雾(干冰加特制香料)自寺门弥漫开来。
人群一阵骚动,纷纷引颈张望。
只见八名身着统一白色“护法”服饰的壮硕青年(从城管大队借调来的,傻柱亲自挑的人,要求是面相凶悍能镇住场子),抬着一顶装饰着莲花、流苏,看起来颇为华丽的步辇,踏着烟雾,步伐沉稳地走入寺院。步辇之上,端坐的正是“光明佛母”贾张氏!
此时的贾张氏,身穿那套金光闪闪(其实是铜丝编织加镀金层)的“光明法袍”,头戴缀着假珍珠的宝冠,脸上扑了厚厚的粉,就跟小鬼子的艺伎似的,主要是试图掩盖住她原本的市井之气。
贾张氏努力做出宝相庄严的模样。她一手置于膝上,掐着“抚顶诀”,另一只手虚抬,掌心向上(下面藏着微型强光小手电),眼神按照培训要求,放空、再放空,仿佛在看众生,又仿佛在看虚空(弱智表情同款)。
“此乃何人?”有信众低声惊呼。 “听闻是佛陀座下光明佛母转世临凡,特来普度我等……”早有安排好的“知情者”,也就是“托儿”在人群中窃窃私语,迅速传播开来。
步辇在寺院大殿前的广场中央缓缓落下。贾张氏在两名“侍女”(也是培训过的女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迈着“步步生莲”的步子(脚下有特制软垫,踩下去会留下模糊的莲花印记,配合撒在地上的荧光粉),登上了早已搭好的、铺着明黄色绸缎的法坛,在那镶着彩色玻璃的莲花座上盘膝坐下。
现场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突然出现的“佛母”身上。躲在远处廊檐下暗中观察的钟铭、易中海、王曼妮等人,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关键环节到了——“展现神迹”!
按照脚本,第一个神迹是“掌心放光明”。
只见贾张氏缓缓抬起那只虚抬的手,掌心对着下方虔诚跪拜的信众,口中念念有词,都是策划小组写的拗口台词,大意是驱散黑暗,带来光明之类。虽然贾张氏记得不太熟,可这不是主打就是让别人听不明白听不懂嘛!
就在众人凝神观看之际,贾张氏藏在袖子里的大拇指,悄悄按动了连接着小手电的开关—— “嗡……” 一阵轻微的电流声(音响配合),一道柔和却清晰可见的白色光柱,骤然从贾张氏的掌心射出,照亮了前方一小片区域!
“啊!佛光!”
“真的是佛光!我看到了!” 人群中瞬间爆发出惊呼,许多真正的信众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叩拜。就连一些原本将信将疑的人,也被这“亲眼所见”的光明震慑住了。这年头这边的基础建设非常落后,也就是南汉国建立后才计划开始建设发电厂,铁路之类的。这时候中南半岛大部分底层民众甚至都不知道电是什么,基本就是一群文盲。
贾张氏自己也被这效果吓了一跳,差点没稳住表情,幸好厚厚的粉底掩盖了她瞬间的慌乱。她赶紧按照培训,努力维持着高深莫测的微笑,心里却在嘀咕:“这玩意儿还挺亮……”
第二个神迹,是“圣水疗顽疾”。
一名事先安排好的“托儿”——一个患有轻微皮肤病(涂了特殊涂料,看起来吓人)的中年男子,被“护法”引领到法坛前,跪地哀求“佛母”救治。
贾张氏心中默念了一遍台词,伸出另一只手,旁边“侍女”立刻递上一个精致的白玉净瓶(其实是陶瓷的,家里边的工厂生产,成本几毛钱)。贾张氏装模作样地对着净瓶念了几句咒语,然后手指蘸了瓶里的“圣水”(其实是掺了消炎镇定成分和微量荧光剂的清水),轻轻弹向那“患者”的患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爆笑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爆笑四合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