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时光,嗖嗖的过了
建邺城,张府。
徐平连滚带爬,哦不,是风尘仆仆地冲进了张昭的书房。他觉得自己这十天简直是在参加铁人三项极限挑战赛,
日夜兼程,马都跑瘦了三圈,他本人更是瘦了不止三圈,眼眶子底下挂着俩浓重的黑眼圈,活像被人用锅底灰抹了两把。
“昭……昭公!!”徐平一进门,腿肚子还在打颤,话都说不利索了,直接一个“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的姿势,差点给张昭表演个平地摔。
张昭正在批阅公文,闻声抬头,看着徐平这副尊容,眉头微微皱起。
他放下手中的笔,语气平静:“徐平?何事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徐平喘着粗气,摆着手,感觉自己肺活量都快跟不上了:“不……不是慌张,昭公,是……是天大的事!他终于捋顺了气,一把抓住桌角,稳住自己快要散架的身体。
“讲。”张昭言简意赅。
“朱崖郡!朱崖郡那个‘妖术’!我查明白了!”徐平激动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劈叉了,“那根本不是什么妖术!
那是……那是……”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然后猛地一拍脑门,“那是正统回归!太子爷显灵……不对,是太子爷本尊啊!”
张昭端起茶杯的手停在半空,他看着徐平,确认对方不是在梦游或者中暑。
“昭公,您是没瞧见呐!”徐平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汇报,唾沫星子横飞,手舞足蹈,把他在朱崖郡的所见所闻,
特别是孙绍那张脸,太史慈和凌统那俩门神般的护卫,以及那顿差点吃上的红烧肉,都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遍。
他重点强调了孙绍那张脸:“昭公,您是不知道,那位小爷,那眉毛,那鼻子,那嘴角微微上扬的样子,简直和先将军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张昭拿着茶杯的手开始轻微抖动,杯中的茶水漾起了一圈圈涟漪。
“还有太史慈和凌统!”徐平继续他的表演,“那俩老家伙,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抡板凳,一个舞铁枪。
我那些兄弟,连人家一根毛都没摸到,就被打得哭爹喊娘,差点就地开席,吃自己的散伙饭了!”
他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我当时就一个激灵!这配置,这阵容,这熟悉的忠诚度!
张昭终于放下了茶杯,茶水已经洒出来一些。他看着徐平,久久没有说话。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徐平粗重的喘息声。
良久,张昭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我徐平敢用我下半辈子的俸禄担保!”徐平举起三根手指,
“我当时就想明白了,这不是我们能掺和的局!这叫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我立刻鸣金收兵,哦不,是吹哨子撤退,保住了兄弟们的狗命,哦不,是小命要紧!”
张昭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几步,他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脸上,此刻也起了波澜。他停下脚步,看着窗外:“孙伯符之子……孙绍……竟然真的……”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徐平知道,这位江东的股肱之臣,心里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你且下去休息,此事,我自有计较。”张昭挥了挥手。
“是,昭公!”徐平如蒙大赦,躬身退下。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至于建邺城会不会地震,那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死士头子该操心的事儿。
张昭在书房内独自站立许久,最终,他迈开脚步,朝着吴王宫殿的方向走去。有些事情,必须立刻让那位知道。
建邺,吴侯宫。
孙权正在听取官员汇报春耕事宜,听到内侍通报张昭紧急求见,不禁有些意外。张子布向来稳重,若非十万火急之事,绝不会如此。
“宣。”
张昭快步走进殿内,他今日的步伐似乎比往日急促了三分,连带着胡须都有些微微颤抖。
“老师,何事如此匆忙?”孙权示意汇报的官员暂停。
张昭躬身行礼:“启禀吴王,臣有万分紧急之事禀报,关乎我江东之根本!”
孙权眉头一挑:“哦?老师请讲。莫不是哪家豪族又想上天了?”
张昭整理了一下思绪,将从徐平那里听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他尽量保持客观,但语气中的凝重却是掩饰不住的。
当听到“孙伯符之子”、“与先将军一般无二”、“太史慈、凌统贴身护卫”这些字眼时,孙权原本还算轻松的表情,一点点凝固。
他拿着一份奏折的手,不自觉地收紧,将竹简捏得咯咯作响。
“你是说……我大哥的儿子……孙绍……他还活着?并且,就在朱崖?”孙权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徐平所报,细节详尽,且有太史慈、凌统二人佐证,臣以为……此事十有八九不假。”张昭垂首道。
大殿之内,气氛一度十分压抑。
大哥的儿子?那个在他记忆中几乎已经模糊了的孩子?他不是早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