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成都。
曾经作为成都乃至整个益州骄傲的锦官城,如今却笼罩在一片诡异的萧条之中。
城中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往日里车水马龙,一匹蜀锦便能引得无数富商豪族争相竞价的景象,早已消失不见。
“锦绣阁”,成都最大的蜀锦商铺。
老板张胜,一个靠着蜀锦生意从一介布衣爬到成都富商榜前列的传奇人物,此刻正失魂落魄地坐在自家空无一人的店铺里。
他那张往日里总是挂着精明笑容的脸,现在只剩下灰败和茫然。
店铺里,一匹匹色彩艳丽,绣工精绝的蜀锦,静静地躺在货架上,像是等待被帝王将相检阅的绝代佳人。
可现在,它们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无人问津。
偶尔有几个路人经过,也只是朝着店铺里瞥一眼,嘴角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讥笑,然后快步走开。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守着金山却即将饿死的傻子。
“老板,还开着门呢?”
一个尖嘴猴腮的伙计,有气无力地拿着抹布,擦着已经能照出人影的柜台。
“不开门,去喝西北风吗?”
张胜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
整整一个月了。
他的锦绣阁,一件蜀锦都没有卖出去!
一件都没有!
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他的蜀锦,那是皇宫贡品,是世家大族彰显身份的象征,是整个蜀汉的脸面!
可现在,这些脸面,被扔在地上,还被人狠狠地踩了几脚。
“老板,要不……要不咱们也降降价?”
伙计小心翼翼地提议。
“降价?”
张胜猛地站了起来,像一头被触怒的公牛,指着伙计的鼻子骂道。
“降价?我这上等的蜀锦,一寸锦一寸金!你让我降价?降到多少?降到跟对面那些破棉布一个价钱吗?”
“我这张家的脸,我这锦绣阁百年的招牌,还要不要了!”
他气喘吁吁地吼着,胸口剧烈起伏。
可吼完之后,剩下的,只有更深的无力感。
他颓然坐下,目光呆滞地望向街对面。
那里,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家新开的店铺,门楣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书四个烫金大字:“蜀中送暖”。
店铺门口,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喧闹声,叫喊声,讨价还价声,汇成一股热浪,狠狠地拍打在张胜那颗冰冷的心上。
“让一让!让一让!我先来的!”
“老板!给我来一件那种月白色的棉衣!给我婆娘穿!”
“这棉衣也太便宜了!才三百文一件!比咱们自己织的麻布还便宜!”
“何止是便宜啊!你摸摸,多软和!多暖和!穿在身上,跟揣了个小火炉似的!比那死贵死贵的蜀锦强多了!”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怀里抱着两件崭新的棉衣,满脸都是占了天大便宜的笑容。
他身边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羡慕地看着他手里的衣服。
“王哥,你这可真是抢着了!我排了半天队,连门都挤不进去!”
“那是!”
被称作王哥的汉子,得意地抖了抖手里的棉衣。
“我跟你说,这玩意儿,叫棉衣!是江东宁国那边传过来的!你看看这做工,这款式,比咱们蜀锦的花样还多!”
“最关键的是,它暖和啊!今年冬天,我老娘再也不用挨冻了!”
“可不是嘛!”另一个人也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朝着对面的锦绣阁努了努嘴。
“以前啊,咱们总觉得能穿上一件蜀锦,那才是人上人。现在看看,那玩意儿除了好看,还有个屁用?又贵又不保暖,买一件蜀-锦的钱,都够全家老小换上三身新棉衣了!”
“谁说不是呢!现在还去买蜀锦的,那纯纯就是交智商税的大冤种!”
这些话,一字不漏地飘进了张胜的耳朵里。
每一个字,都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捅进他的心脏。
大冤种?
智商税?
他引以为傲,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在老百姓的嘴里,竟然成了这个?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张胜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桌上的一个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
“砰”的一声脆响,茶杯碎裂,茶叶和热水溅了一地。
可这响动,在对面鼎沸的人声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冲进了店铺。
是给张胜供应生丝的刘老板。
“张老板!张老板!救命啊!”
刘老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扑了过来,抱住了张胜的大腿。
“张老板,我库里那几千斤生丝,您就行行好,收了吧!我给您算便宜点!求求您了!”
张胜看着他,心里一阵烦躁,一脚把他踹开。
“收?我拿什么收?我的蜀锦都卖不出去,收你的生丝回来当饭吃吗?”
“可是……可是我不卖给您,我那些丝就全砸在手里了啊!我下游那些养蚕的农户,天天堵在我家门口要钱,我……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