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成都城,最热闹的东市口。
一家崭新的商铺门口,人山人海,队伍排得拐了好几个弯,直接堵住了半条街。
商铺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益州盐业。
“都别挤!别挤!人人有份!”
一个穿着宁国服饰的伙计,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扯着嗓子大喊。
“咱们东家说了,雪花盐管够!就是为了让蜀中的父老乡亲们,都尝尝什么叫好盐!”
队伍里,一个挎着篮子的老妇人,满脸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哎哟,这宁国的皇帝,可真是活菩萨哟!”
她对着身边的人,炫耀似的打开了自己刚买到的一小包盐。
那盐,洁白如雪,细腻如沙,在阳光下甚至有点晃眼。
“你们看看!这才是人吃的盐!咱们以前吃的官盐,又黑又苦,跟石头渣子似的,那叫什么玩意儿!”
旁边一个壮汉深有同感地说道。
“可不是嘛!而且还便宜!官盐卖一百文一斤,这雪花盐,比它好一百倍,才卖九十文!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是啥?”
“我听说,这都是宁国那位孙皇帝的意思!他跟咱们陛下是结拜兄弟,看咱们日子过得苦,特地派人来送温暖的!”
“什么兄弟!我看比亲兄弟还亲!我活了四十多年,就没见过这么仁义的皇帝!”
人群里,一个穷酸秀才模样的中年人,突然提高了嗓门。
“诸位乡亲!光嘴上说说有什么用?咱们得拿出点实际行动来!”
“孙皇帝如此厚待我们蜀地百姓,我们岂能没有半点表示?”
“我提议!我们凑钱!就在这成都城外,给孙皇帝立一块长生牌位!日日烧香,夜夜祈福,保佑他万岁万万岁!”
这个提议,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
“对!立牌位!”
“这个主意好!我出二十文!”
“我出三十文!必须把这牌位立起来!让咱们的官老爷们也看看,谁才是真正对咱们老百姓好的人!”
“对!让他们看看!”
鼎沸的人声,汇成一股热浪,冲天而起。
他们脸上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狂热,让混在人群中,负责监视的一个蜀汉校事府密探,浑身发冷。
他不敢再听下去,缩着脖子,悄悄挤出人群,朝着丞相府的方向飞奔而去。
出大事了。
天大的事!
皇宫。
御书房内,刘备背着手,站在窗前,一言不发。
他没有看窗外的景色,只是死死地盯着窗棂上的一处木纹,眼神空洞,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的身形,比一个月前,又清瘦了许多。
那件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龙袍,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诸葛亮坐在书案后,脸色苍白,眼下是两团浓重的青黑。
他面前摆着一碗早已凉透的汤药,一口未动。
他的手边,放着一份密报。
正是东市口发生的那一幕。
“长生牌位……”
许久,刘备终于开口了。
他的嗓音,干涩沙哑,像是两块砂纸在摩擦。
“呵呵……”
他突然笑了。
那笑声,很低,很轻,却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悲凉和自嘲。
“朕戎马一生,从涿郡起兵,颠沛流离数十载,好不容易才得了这片基业。”
“朕自问,爱民如子,从未有过半分懈怠。”
“可到头来,朕的子民,却要给朕的敌人,立长生牌位。”
刘备缓缓转过身,看着诸葛亮。
他的眼睛里,没有愤怒,没有咆哮,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
“孔明,你说,这是不是很可笑?”
诸葛亮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可笑吗?
这已经不是可笑,而是诛心!
孙绍的这一招,比之前任何一招都狠!
棉衣,断的是蜀汉的财路。
云锦,夺的是蜀汉的产业。
而这廉价的精盐,是要从根子上,挖断他刘备立身的根本!
民心!
刘备一生最引以为傲,最珍视的东西,正在被孙绍用一种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抵挡的方式,一点点地抽走!
“陛下……”诸葛亮艰难地开口,“孙绍此举,其心可诛。他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看似仁义,实则包藏祸心!百姓们一时被蒙蔽,看不穿他的险恶用心……”
“看不穿?”
刘备打断了他,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他们不是看不穿!他们是根本就不在乎!”
他走到书案前,一把抓起那份密报,狠狠地摔在地上!
“在他们眼里,谁让他们吃饱穿暖,谁让他们碗里的菜有滋味,谁就是好人!就是活菩萨!”
“至于这个好人,是不是明天就会拿着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不管!”
“至于朕,这个为了保护他们,为了养活那几十万大军,不得不向他们收税的皇帝,在他们眼里,又算个什么东西?!”
刘备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双眼泛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