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如风,去如屁,一样的匆匆,一样的轻松。如果没有精神病的潜质,如果没有学会某些人的胡说八道,请不要写长篇,也许短篇都不行。
要是学会了某浅体诗歌,可以信手拈来,就像这一首原创的某浅体:
《屁》
~~~
大家在一起吃饭
一个低音响起
你看着我
我看着你
~~~
哥哥说不是俺
姐姐说不是俺
妈妈说不是俺
爸爸瞪眼看着我
~~~
我说是俺
爸爸点头看着我
~~~
说真的,诗如臭屁,但在后世的21世纪,没有这种臭屁的思维,那就混个屁!
刘智一直不提农业生产,连个锄头都没的,难道靠手挖!或者,拿根木茅在荒野里一戳一个洞,放上几粒种子,能长出庄稼的概率,连土地爷都不知道!
大寨主派人送来的是陈木;护送的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顺便把二牛也带回去了。
除了眼睛“十八眨”的老毛病,陈木不愧是个大才,也不愧是个牛人。仅仅3天的日夜忙碌,在长湖附近建造了一个3层坞堡,这就是精盐厂。生产区、仓储区、生活区、哨塔、引水、排污等等一应俱全,按照刘智生产人员200人、辅助人员100人的要求设计,这是一个中型坞堡。
在建造坞堡时,即便是军师,陈木不给一点面子。人员和物资的统筹安排,陈木的脑子门儿清、安排得明明白白。半夜刘智睡得正香,被潘丽拽起来,说是送砖的船队已经到了临时码头、该咱们干活了。
驴背上架着驮筐,刘智、潘丽和丫妹牵着驴子前往临时码头;遇到的第一个宝货是雷火,带着11个女人,12人和12驴,人在哈欠,驴也哈欠。
男人一旦得到了女人,语文水平马上回到从前,潘俊一路上骂骂咧咧,再也没有诗兴大发,潘金莲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牵着驴子紧随其后。
小妹和9个潘姓佳人也来了,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说的都是小道消息,笑的都是别人家的丑事。
高温、高压,牵着驴子,目光呆滞地往前走,呼噜声悠扬顿挫、从不停歇,这不是梦游是什么!
从船上搬砖到驮筐,牵着驴子赶到热火朝天的工地,刘智看着陈木有点浮肿的脸蛋,心中满是莫名的感动。
篝火,煤焦油灯,没有亮如白昼的夸张,月亮却是自惭形秽了、隐入云层。忙碌的人群,都是开心的话题,大家都说精盐的味道,就像是没有了苦涩的生活,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高温和高压,像是机械人,不知疲倦地来来回回,呼噜声、秋虫啾啾声,声声悦耳,人人开心。
忽然,雷火的脑回路通了,建议搞一条从码头到工地的索道……“你咋不上天呢?咱们没有铁索!”刘智回话,心有赞叹,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想起这些往事,看着忙碌的精盐生产线,刘智感慨万千。丫妹和潘丽怀孕了,已经有了严重的早孕反应,所以,从此以后,刘智不得不独守空房。
精盐厂建成之后,在山南,陈木七拼八凑地带着一帮人,仅仅用了2天时间,把陶瓷厂也建成了,然后,浑身疲惫地返回清平堡。
刘智曾经向雷祥承诺,在明年开春以后建造一个陶瓷厂。如今,陶瓷厂已经建成,比承诺的期限提前了半年有余,雷祥已经带徒入驻。
陶瓷厂是个小型3层坞堡,内有生活区和仓储,坞堡外是龙窑1座、圆窑2座,全部采用畜力鼓风机。雷祥和徒弟们,按照刘智的要求开始烧制耐火砖,耐火砖能够承受1500~1800℃的高温,而普通砖块不超过1200℃,制造瓷器需要窑内温度在1200℃以上。耐火砖的材料,铝矾土和粘土,山南到处都是。
现在,雷火有点忙,8个雷姓佳人竟然怀孕了,还有3个正在努力中。雷祥为此很是自豪,逢人就说儿子厉害、8个女人已经怀孕、他马上要当爷爷了。
最忙的一定是刘智,每天在精盐生产线上进行现场培训,培养成功了一批技术骨干,把精盐的日产量提升到了5000斤以上。
带着雷火不停地研究和改良精盐的生产设备,最终把精盐的日产量提升到了1万斤以上;刘智还在精盐厂内临时开办了两个学习班,一教厂内人员学习简体字和初级算数,二教厂外人员毛线的纺织技术。
羊毛纺线,不用手搓,而是使用结构简单耐用的手摇纺线机,单人操作,产量可观。至于毛线的成衣技术,没有机械,全靠手工,使用竹制棒针编织毛衣。
幸好,刘智灵魂的前身在大学时代学会了毛衣编织的平针技术,于是,尽情地把平针技术分享。
一天以后,一个个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潘俊都能手拿竹制棒针织得飞快,丫妹她们更是举一反三、在平针技术的基础上自创了花式编织术。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一日两餐,刘智依然习惯于一日三餐,对于早餐,有点无耻地发明了包子、馒头、油条、煎饼、杂粮窝窝头、肉丝面等美食;对于午餐和晚餐,依旧无耻地发明了红烧肉、小鸡炖蘑菇、干锅鱼、酸菜鱼……刘智称之为刘家菜系。
正因为以上美食的发明,刘智被后人敬称为食神。在大寨主等人的强烈要求之下,刘智不得不为清平堡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大厨,花费时间半月有余。
和几个大厨一起深入研究豆制品的制作,刘智先后无耻地发明了豆腐皮、臭豆腐、羊油腐乳、豆瓣酱和酱油。
带着几个木工,刘智再次无耻地发明了结实耐用的长桌和板凳,因此完美地解决了大食堂的一个难题。
众口难调,就像臭豆腐,丫妹非常喜欢吃,而潘丽不喜欢、只喜欢各种肉肉。不管怎么样,丰富多彩的美食,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生活水平,一个个的都是身上有肉、脸上有光。
某一天的上午,大寨主派人带来了好消息,说是清平堡的所有建筑已经封顶、正在内外墙的处理和粉刷、中秋之前可以分房入住了。
又到午时,小餐厅内,刘智、潘丽和丫妹正在大快朵颐,刘风急匆匆地进门喊报告:“二哥,总教官,苏双大哥来了!”
喜欢东汉末年小山匪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东汉末年小山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