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愁峡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战场上的血腥味在初夏的风中飘散。沈清辞站在峡口的一块高地上,望着士兵们清理战场的忙碌身影。
这场伏击战取得了预期的胜利。黑狼部残兵一千二百人,被全歼于此,只有少数几人侥幸逃脱。第七旗再次证明了它的战斗力,以不足三百人的兵力,主导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然而沈清辞心中并无太多喜悦。胜利的背后,是萧景琰的处处掣肘和暗中破坏。若不是她早有准备,在关键时刻绕过萧景琰的直接指挥,恐怕这场仗会是另一个结局。
“校尉,战果清点完毕。”赵大的声音将她从沉思中唤醒,“歼敌一千一百余人,缴获战马三百匹,兵器甲胄无数。”
沈清辞点头:“我军伤亡如何?”
“阵亡二十七人,伤五十三人。”李顺递上伤亡名单,声音低沉,“大多是在萧副将错误指挥的那次冲锋中损失的。”
沈清辞接过名单,每一个名字都像一把刀割在她的心上。这些忠诚的士兵,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因为内部斗争而白白牺牲。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厚葬阵亡将士,抚恤家属。伤员立即送回大营医治。”
“那萧副将那边...”孙铭欲言又止。
沈清辞望向中军大帐的方向,萧景琰正在那里向李啸天将军汇报战况,毫无疑问会将主要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不必理会。”她淡淡道,“我们做好自己的事。”
夕阳西下,沈清辞独自漫步在战场上。血迹斑斑的土地,散落的兵器,尚未收殓的遗体,构成了一幅残酷的战争画卷。
她走到一处僻静的山坡,找了一块石头坐下。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峡谷,也能望见远方边军大营的旗帜。
从她化名“沈青”踏入军营至今,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这短短的二百多个日夜,却仿佛比她前十六年的人生还要漫长。
她仍记得初入军营时的忐忑不安,那个需要处处小心、连呼吸都要控制力度的瘦弱“新兵”。记得第一次遭遇流匪时的慌乱,以及凭借现代知识化险为夷的庆幸。
她想起自己训练第一批士兵时的艰辛,那些怀疑和嘲笑的目光。想起凭借团队协作和科学管理,将一群散兵游勇打造成精锐之师的成就感。
黑森林的浓雾、断魂坡的火光、狼骨岭的奇袭、绝望峡谷的逃亡...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在脑海中闪过。每一次生死考验,都让她变得更加坚韧。
从什长到校尉,从掌管十人到统领五百。这一路上,她收获了忠诚的部下,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也树下了强大的敌人。
“校尉,原来您在这里。”
沈清辞回头,见秦刚不知何时来到了身后。这位一直暗中支持她的守御,此刻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
“秦守御。”她微微颔首。
秦刚在她身旁坐下,望着远处的战场:“这一战,打得很不容易啊。”
沈清辞苦笑:“是啊,既要对外,又要防内。”
“萧景琰今日在将军面前,将主要功劳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秦刚低声道,“还说您...违抗军令,擅自行动。”
这个消息并不意外。沈清辞平静地问:“将军怎么说?”
“将军不置可否,但看得出来并不全信萧景琰的话。”秦刚顿了顿,“不过,朝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听说,三皇子一系正在推动边军将领的大轮换。”
沈清辞心中一凛。将领轮换,意味着李啸天很可能被调离,而新来的统帅很可能是三皇子的人。到那时,她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多谢秦守御告知。”
秦刚看着她,眼中带着担忧:“沈校尉,您要早做准备。萧景琰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送走秦刚后,沈清辞继续独坐沉思。夜幕渐渐降临,北境的星空格外明亮,每一颗星都像是那些逝去的将士在注视着她。
她想起了姐姐最近的密信。沈清鸢在信中提到,朝中的党争已经白热化,边境的每一场胜利都成为双方博弈的筹码。而她沈清辞,作为近期崛起最快的边军将领,自然成为了焦点。
“吾妹如今已是树大招风,望早做打算。若事不可为,当留退路...”
退路?沈清辞望着军营中的点点灯火,那里有信任她、追随她的将士。她怎么可能弃他们而去?
从怀中取出那枚校尉徽章,冰凉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这枚徽章代表的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对那些将生命托付给她的士兵的责任。
她轻轻摩挲着徽章上的纹路,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熟悉的面容:憨厚勇猛的赵大,谨慎细心的李顺,忠诚可靠的孙铭,还有那些已经永远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士兵...
“校尉!”王五的呼唤打断了她的思绪,“京城来的急信!”
沈清辞接过信件,借着月光快速浏览。这是姐姐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密信,信中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太子与三皇子的斗争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边军将成为下一个博弈的战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