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府门前,御赐的匾额重新悬挂,朱漆金字在秋阳下熠熠生辉。然而府内往来之人皆神色凝重,不见半分喜庆。
沈清辞一身素服,立于庭院中那棵老槐树下。这是她幼时与兄长们习武的地方,树身上的箭痕犹在,人却已天涯相隔。
“二小姐,宫中来使到了。”老仆轻声禀报。
正厅内,宣旨太监满面堆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靖安侯沈睿,忠勇可嘉,蒙冤受屈,今真相大白,特复其爵,加封太子太保,赐黄金千两。其女沈清辞,智勇双全,揭露奸佞,特封五品游骑将军,赐府邸一座...”
沈清辞跪接圣旨,面上却无喜色。这些封赏,如何能换回那些逝去的性命?
“沈将军年轻有为,留在京中任职,前途不可限量啊。”太监意味深长地道。
沈清辞垂眸:“多谢公公美意。清辞已决定,不日将返回北境。”
太监笑容微僵,随即又堆起更浓的笑意:“沈将军忠孝可嘉,咱家定会如实禀报陛下。”
是夜,侯府设了简单的家宴。烛火摇曳,映着寥寥数人的身影。
沈清鸢为妹妹布菜,轻声道:“今日我在整理府中旧物时,发现了一件事。”
她取出一卷泛黄的画轴,展开是一幅边疆舆图。图中标注着商路驿站,其中几处用朱笔圈出。
“这是父亲的书房之物。我核对过,这些被圈出的地点,正是镇北王‘暴毙’前那支神秘商队经过的路线。”
沈清辞凝神细看,指尖划过那些标记:“姐姐如何得知商队路线?”
沈清鸢又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这是我从侯府旧部手中得到的。他们一直在暗中调查镇北王之事。”
账册中详细记录了一支商队的行踪,时间就在镇北王死前半月。商队从西域而来,持特别通关文书,一路无人敢查。
“最奇怪的是这里,”沈清鸢指向最后一页,“商队在镇北王驻地停留三日后,旗帜就换了。”
“换了什么旗帜?”
“黑鹰图腾。”沈清鸢声音压得更低,“与二皇子生母柔妃的族徽,一模一样。”
烛花爆响,惊起一室寂静。
沈清辞缓缓放下竹箸:“二皇子李景琛...”
那个一向低调,甚至在朝堂上都鲜少发言的二皇子。其母柔妃出身西域小国,族徽正是一只展翅黑鹰。
“三皇子倒台,最大得益者是谁?”沈清鸢轻声道,“太子地位稳固,但二皇子...他接收了三皇子大半的势力。”
沈清辞想起离京前太子的叮嘱:“朝局初定,不宜再起波澜...”
原来,太子早已察觉。
“还有一事,”沈清鸢取出一枚玉佩,“这是在父亲旧甲中找到的。”
玉佩质地普通,却雕刻着精细的黑鹰图案,鹰眼中镶嵌着两颗极小的红宝石,在烛光下如血般暗红。
沈清辞接过玉佩,指尖抚过鹰羽的纹路:“看来,我们撕开的只是一层帷幕。”
次日清晨,沈清辞进宫谢恩。
永熙帝在养心殿召见她,太子也在侧。不过月余,皇帝越发憔悴,靠在龙榻上,说话都带着喘息。
“沈卿...决定返回北境?”永熙帝问道,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沈清辞跪拜:“北境未平,家父重伤未愈,臣愿回去尽忠尽孝。”
太子温声道:“沈将军巾帼不让须眉。只是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将军何不留下来?”
“殿下厚爱,清辞感激不尽。然北境局势未稳,清辞实在放心不下。”
永熙帝咳嗽一阵,缓缓道:“既然如此...朕准了。着你协助靖安侯,整顿北境军务。”
“谢陛下。”
退出养心殿,太子亲自送她至宫门。
“沈将军,”太子停下脚步,目光深远,“北境路远,万事小心。”
沈清辞听出弦外之音:“殿下可有嘱咐?”
太子沉吟片刻:“镇北王世子李擎,上月已正式继任王位。此人...不简单。”
“清辞明白。”
“还有,”太子声音更低,“边关商路复杂,各方势力交错。将军若见异常,可直接密报于孤。”
沈清辞抬眼,正对上太子意味深长的目光。他果然知道些什么。
离开皇宫,沈清辞并未直接回府,而是绕道去了顾言之府上。
顾言之正在书房作画,见她来了,也不意外。
“沈将军即将远行,在下备了薄礼。”他取出一卷画轴。
展开是一幅北境舆图,比宫中的版本更加精细,连小路水源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是...”沈清辞注意到图中几处特别标记。
顾言之指尖轻点:“这些是黑鹰商队经常往来的路线。有趣的是,它们都避开官道,专走险峻小路。”
“顾大人对此商队也有了解?”
顾言之微笑:“身为翰林编修,总要知道些旁人不知的事。”
他又从书柜暗格中取出一本册子:“这是三皇子府抄没的文书之一,我特意留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