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昭仪金册定名分,谦和示人隐锋芒。眼线暗布前朝外,冷观棋局待时机。
**内容:**
纯昭仪的金册宝印在一个雪后初霁的午后,由内务府总管亲自捧着,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送入了清晖阁。那明黄色的织锦诏书,沉甸甸的赤金印玺,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闪烁着不容置疑的权力光泽。
六宫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这座原本并不起眼的宫苑。按照宫规,正三品昭仪已是一宫主位,可迁居更宽敞华丽的殿宇,配有掌事宫女二人、管事太监四人、低等宫女十二人、粗使太监八人,以及各类杂役若干。内务府送来的名册厚厚一叠,密密麻麻写满了候选宫人的姓名、来历、年岁,等待新主子的甄选定夺。
出人意料的是,苏璃并未顺势迁宫。她以妾身习惯此处清静,且一草一木皆承陛下恩泽,不忍离弃为由,婉拒了内务府提请的迁宫事宜。此举传到云承睿耳中,更觉她念旧情、不张扬,心中爱重又添几分。而对送来的那一大批宫人,苏璃也只是在正厅略略坐了片刻,让惊蛰和小棋子将人领着在她面前过了一遍,她只温和地说了句都是好的,你们看着安排便是,便将甄选之权完全下放,显得十分与。这份,让一些等着看她如何摆谱、如何培植亲信的人,颇有些失望,也暗暗松了口气。
**一、坤宁宫的自己人**
自册封礼后,苏璃往坤宁宫晨昏定省,比以往更为勤谨准时。这日清晨,寒气凛冽,她裹着厚厚的狐裘,到得比往日更早几分。皇后林氏刚梳洗完毕,听闻她已在外殿等候,不由诧异。
娘娘万福。见皇后出来,苏璃立刻起身,依足礼数深深下拜,姿态比以往更为谦卑。
快起来,你有着身子,这些虚礼就免了。皇后虚扶一把,目光落在她微隆起的小腹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礼不可废。苏璃坚持行完礼,方才就座,语气恳切,若非娘娘当初仁德,体恤旧人,接嫔妾回宫,嫔妾焉有今日?娘娘的恩德,嫔妾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或忘。她言辞真挚,将获封的功劳大半归于皇后的慧眼识人提携之恩,绝口不提皇帝宠爱与先帝遗诏。
皇后听着,心中颇为受用。她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懂得感恩、能分薄刘婕妤恩宠、又不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自己人。见苏璃如此,她心中那点因皇帝明显偏宠清晖阁而产生的不快,也被抚平了许多,愈发觉得接苏璃回宫是一步妙棋。甚至主动提及:你如今身子重了,若是天寒地冻,便不必日日过来,以心伤了身子。
谢娘娘体恤,只是能日日聆听娘娘教诲,是嫔妾的福分。苏璃垂眸应答,姿态放得极低。
缀霞宫的闷葫芦**
相较于皇后的满意,缀霞宫的刘婕妤则是妒火中烧。她原本仗着年轻貌美,性子活泼,独得圣心,如今眼见着一个老女人不仅怀了龙种,还一跃成为九嫔之首,还高自己半级(婕妤亦为正三品,但苏璃有封号),心中如何能平?
这日御花园的梅林初绽,云承睿兴致颇高,召了几位妃嫔一同赏梅。刘婕妤刻意打扮得明艳照人,如同一团烈火,紧紧跟在皇帝身侧,巧笑倩兮。苏璃则穿着一身月白绣淡紫缠枝梅的宫装,外罩银狐斗篷,安静地落在众人之后,与几位低位妃嫔走在一处。
刘婕妤寻了个机会,故意扬声道:纯昭仪姐姐这身衣裳真是素净,倒与这雪景相得益彰。只是今日陛下兴致好,姐姐何不穿得鲜亮些?也免得……显得过于老成了。话语中的讥讽之意,周围人都听得出来。
几位妃嫔屏息凝神,等着看苏璃如何回应。却见她只是微微抬眸,目光平静无波,对着刘婕妤的方向略一颔首,声音温和得没有一丝烟火气:妹妹年轻鲜亮,正是好年华。我比不得妹妹,只求整洁得体,不敢逾越。
她这般不咸不淡,全然不受挑衅的态度,让刘婕妤蓄足力气的一拳仿佛打在了空处,憋得胸口发闷。皇帝闻言,也只是淡淡瞥了刘婕妤一眼,并未多言,反而放缓脚步,等苏璃走近,温声问她是否觉得寒冷。
几次三番下来,刘婕妤也觉无趣,认定了苏璃是个仗着肚子和先帝遗诏才上位的闷葫芦,性子懦弱,不足为惧,便将更多精力用来与皇后别苗头。
**三、清晖阁的**
然而,在这示人以弱的表象之下,清晖阁内正悄然进行着另一番景象。苏璃借助昭仪的身份和云承睿默许的,正以更系统、更高效的方式,扩张着她的势力范围。
小棋子如今是清晖阁名正言顺的管事太监之一,主要负责与外界的联络采买。凭借这个身份,他与其他各宫有头脸的太监交往便顺理成章。御前伺候茶水、能偶尔听到只言片语的小太监;通政司负责传递非机密奏章的杂役;甚至蒲忌植府中负责采买的下人的远房亲戚……都成了他或通过金钱利诱,或拿捏把柄,或施以恩惠的目标。一张由细微线索、零碎信息、以及若有若无的人情关系构成的大网,悄然越过宫墙,撒向了前朝各部衙门的边缘角落。这些信息看似杂乱无章,却如同拼图,在苏璃手中慢慢汇聚成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昭璃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昭璃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