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把那张草图塞进口袋的时候,手指在纸角蹭了半圈油污。他没看老李头,也没抬头,只是把钳子翻了个面,继续抠那块早就拆不动的电路板。
耳边巡逻队的脚步声刚过去,他才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工装布料——纸还在,没掉。
这玩意儿不能丢。
晚上轮休,他蹲在厕所隔间里,背靠着冰凉的铁皮墙。外面有人骂骂咧咧地冲水,他闭上眼,脑子里默念:“扫描。”
草图在意识里展开,像一张会动的立体工程图。骨架线条一节节亮起,关节承力点标着红点,动力舱位置闪着黄光。
林默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算:这玩意儿真要造出来,得轻,还得快。
不是那种扛着炮到处跑的铁疙瘩,必须是能在废料堆里钻来钻去的“老鼠型”。
“行啊,”他低声嘀咕,“应该可以弄出来。”
但图纸再好,也得零件配得上。第二天一早,他照常被押到“斗犬”旁边打下手。
老李头正拆液压管,手还是抖,可眼神比前两天亮了点。
林默蹲下身假装检查线路,实则意念一动,启动了系统指引。
【扫描范围:15米】
视野边缘,几个蓝点冒了出来。一个在头顶的吊架上,一个在墙角的废料筐里,还有一个……在“斗犬”屁股后面的储物舱底下。
他不动声色地挪了两步,假装去捡掉落的螺丝,眼角扫过吊架——【“猎隼”左腿液压关节,完整度82%,可适配轻型机甲膝部结构】。
他又绕到废料筐边,蹲下系鞋带。系统提示更新:【废弃能量导管×3,铜钨合金内衬,可改制为“幻影”腿部能量回流通道】。
林默嘴角抽了抽。这破地方还真是个宝库,就看你会不会挖。
正想着,疤脸的声音从背后炸出来:“磨蹭什么呢?螺丝能捡一早上?”
他立马直起腰,把手里那颗生锈的螺丝举起来晃了晃:“刚找到,怕丢了。”
疤脸眯着眼看了他两秒,哼了声走开。
林默低头继续干活,心里却已经把刚才发现的几个零件位置记进了脑袋里。东区吊架、西墙废筐、南侧储物舱……三处高价值目标,全在监控死角边缘。现在不动,不代表以后不能动。
中午吃饭时,他端着铁盘子坐在角落。老李头端着饭盒过来,没说话,只是把一块发硬的面包塞进他盘子里。林默也没推,咬了一口,边嚼边问:“要是造一台机甲,不求多猛,就想跑得快、转得灵,您说,是减重重要,还是换大引擎重要?”
老李头愣了下,抬头看他。
林默夹起一坨看不出原料的肉,继续说:“我琢磨着,要是太重,再大的引擎也带不动。可要是太轻,撞一下就翻,也不行。”
李工沉默了几秒,低头扒了口饭,才低声说:“重心得压低,关节缓冲要够。轻不代表薄,装甲可以做层叠式,受力分散。动力输出不能猛冲猛停,得有回流系统,不然关节撑不住。”
林默点点头:“那要是材料不够呢?只能拿废件拼?”
“那就得会‘借力’。”老李头抬眼看了他一下,“比如液压系统,可以用旧机甲的残件,但关键节点得换新材料。再比如能源分配,别全堆在胸口,分散布置,万一炸一个,别的还能用。”
林默心里一震。
这些话听着像在讲维修,其实全是造机甲的门道。他默默把每句话都过了一遍,顺手用系统在意识里建了个文件夹,标上:“幻影技术笔记”。
下午修“斗犬”的臂控系统时,他故意问:“这液压阀为啥非得用铜钨的?铁的不行吗?”
老李头一边拧螺丝一边答:“铜钨导热好,高压下不容易形变。铁的便宜,但用久了会疲劳开裂。你要是想省事,可以用双层结构,外面包铁,里面衬一层合金片。”
林默眼睛一亮。
这不就是“幻影”的装甲思路?外层抗冲击,内层稳传导。他不动声色地记下,顺口又问:“那要是没合金片呢?”
“那就得改结构。”老李头叹了口气,“比如把压力分散到三个节点,别让一个地方扛全压。设计上绕点路,总比炸了强。”
林默没再问,但脑子里已经把“幻影”的装甲分布图改了一版。
晚上轮班前,他躲在工具柜后头,把今天记下的东西全过了一遍。零件位置、材料替代方案、结构优化技巧……七七八八加起来,已经有模有样了。他闭眼调出系统面板,开始列清单:
【已确认可用零件】:
1. “猎隼”左腿液压关节(东区吊架)
2. 三根铜钨导管(西墙废筐)
3. “斗犬”备用能源包外壳(南区储物舱)
4. 稳压模块(已入库)
5.老李头准备的零件(东边角落)
【待解决核心部件】:
1. 高输出微型能量堆
2. 神经直连操控模块
3. 驾驶舱密封系统
前五项能搞定八成结构,后三项才是命门。尤其是操控模块,没这玩意儿,机甲就是个铁棺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