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老铁”的建议,林默咬牙切齿地付了又一笔学费,进入了一个名为“钢铁基石”的虚拟基础训练营。这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机甲和地图,只有最基础的训练机型和无尽的标准化课程。
第一课:障碍穿梭。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一个由移动平台、旋转巨锤、伸缩尖刺和能量屏障构成的复杂赛道。
“简单!不就是跑酷吗?看我…”林默信心满满地推动操纵杆。
三秒钟后,他的训练机以一个标准的“脸刹”姿势,糊在了第一面突然升起的能量屏障上,电光噼啪作响。
【碰撞记录:1。剩余尝试次数:9。】“老铁”冷静地播报。
“失误!它起来得太快了!”
第二次,他成功躲开屏障,却在跳上移动平台时用力过猛,机甲像打水漂的石片一样在平台上颠了好几下,然后一头栽了下去。
【碰撞记录:2。评价:宿主试图表演一种未知的移动技巧,未能成功。】
“我那是计算好的弹跳加速!”
第三次,他过于专注于脚下的平台,被侧面无声无息扫来的巨锤像打棒球一样抡飞了出去,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碰撞记录:3。检测到机甲模拟受损程度35%。建议:或许可以考虑购买‘机甲保险’增值服务?】
“老铁!你越来越像奸商了!”
整整一个小时,训练场内充满了哐当、噼啪、轰隆的撞击声以及林默气急败坏的辩解。他不是被夹住,就是被撞飞,要么就是算错了跳跃距离掉进坑里。那台可怜的训练机甲在他手下跳的不是华尔兹,是纯纯的破产版抽搐踢踏舞。
但当第十次尝试开始时,林默喘着粗气,眼神却格外专注。他失败了九次,但也记住了每一个障碍的触发时机、移动规律和陷阱的盲点。
“左三度…停顿零点七秒…全功率跳!”他喃喃自语,手指在操纵杆上微调。
机甲这一次的动作依然称不上流畅,甚至有些僵硬,但却精准地抓住了每一个转瞬即逝的间隙!蹭着能量屏障的边缘滑过,在移动平台跃起的最高点稳稳落下,一个狼狈的翻滚惊险避开贴地扫来的尖刺…
虽然最后落地时还是打了个滚,但终究是连滚带爬地冲过了终点线!
【完成时间:5分47秒。评级:D-。打破本训练营最慢记录,祝贺。】“老铁”的祝贺听起来格外刺耳。
林默却毫不在意,猛地一挥拳:“过了!老子过了!看见没老铁!D-也是过!”
【记录:宿主对‘D-’表现出异常欣喜情绪,理解不能。】
“你懂什么!这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是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课:动态规避。在一个封闭空间内,躲避从四面八方随机射来的低速能量光球,坚持时间越久越好。
“这个我擅长!看我的闪避!”
然后他就被密集的光球淹没了,驾驶舱里警报声响成一片,虚拟屏幕被命中特效糊得严严实实。
【坚持时间:7.2秒。命中数:38。评价:宿主成功吸引了所有火力的注意,牺牲小我,成就了光球的命中率。】
“它们的预判有问题!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提示:随机弹道无套路可言。建议:依靠瞬时反应与直觉,而非计算。】
“直觉?我那叫精准预判!”林默嘴硬,但心里知道“老铁”是对的。他太依赖计算了,而计算在真正混乱的战场上总有延迟。
他改变策略,不再试图预判每一个光球,而是强迫自己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视觉和听觉反馈上,依靠游戏锻炼出的那点本能反应去操控机甲。
动作变得更加难看,像是抽筋一样左摇右晃,甚至偶尔还会同手同脚。但诡异的是,命中率开始下降了。
【坚持时间:22.1秒。命中数:15。有进步。虽然动作风格…独具一格。】
“独具一格?这叫蛇皮走位!懂不懂!”林默找到了感觉,虽然他的“蛇皮走位”更像是一条被踩了尾巴的蚯蚓在翻滚。
他不断尝试,精神高度集中,汗水从额头滑落都顾不上擦。时间一点点提升,30秒,50秒,1分钟…被命中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直到一次,他完全沉浸其中,身体几乎本能地做出反应,机甲以一个扭曲却异常高效的姿势,险之又险地擦着一连串光球的缝隙钻了过去,竟然连续数十秒未被击中!
【优秀规避!】连训练系统都难得地给出了正面评价。
林默退出训练,瘫在驾驶座上,累得像条狗,但眼睛亮得惊人。
“老铁…我感觉…好像抓住点什么了?”
【分析:宿主开始建立基础的神经-机械反射弧,尽管反射模式极其…非标准。建议:保持这种‘放弃思考’的状态。】
“滚蛋!我那叫‘人机合一’的雏形!”
最后一课:综合应用。在一个模拟的简易废墟环境中,同时应对随机出现的移动靶、陷阱和低强度干扰光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