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大院坐落在京城西郊一处幽静的地段,高墙深院,古木参天,透着几分肃穆与威严。林辰站在那扇熟悉的红漆大门前,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二叔的秘书赵建军,这次他的态度恭敬了许多:“林辰少爷,领导在书房等您。”
穿过熟悉的回廊,林辰心中感慨万千。前世他很少回这个家,因为总觉得自己是家族的边缘人物。但如今重活一世,他明白这个家族虽然复杂,却是他最重要的政治资本。
书房里,林国雄正站在窗前沉思。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打量着林辰:“坐吧。”
林辰恭敬地坐下,不卑不亢。
“那封信写得很有水平,不像是个大一新生能写出来的。”林国雄直截了当,“说说吧,那些信息从哪里来的?”
林辰早已准备好说辞:“二叔,我在大学认识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些人的家长在相关部门工作。我是从一些零散的信息中拼凑出这个结论的。”
林国雄眯起眼睛:“你就这么确定项目会出问题?”
“拆迁问题从来都是最敏感的,”林辰冷静分析,“特别是南城那片区域,有不少老宅院,据说有几户是有些背景的。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群体事件,到时候媒体一报道...”
林国雄的脸色凝重起来。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份文件:“你说得对,确实有几户不简单。其中一户的老爷子曾经是某位老领导的秘书,虽然退下来了,但人脉还在。”
林辰心中一动,这正是前世导致项目危机的关键点之一。
“二叔,我有个建议。”林辰谨慎地说,“或许可以调整项目规划,避开那几处敏感院落,作为历史文化建筑保留下来。这样既避免了冲突,又能体现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在舆论上也能得分。”
林国雄惊讶地看着侄子:“你这思路倒是新颖。不过规划已经批了,改动起来很麻烦。”
“长痛不如短痛,”林辰坚持道,“现在调整还来得及,真等到出事就晚了。况且,保留历史建筑还能为项目增添文化底蕴,提升整体价值。”
林国雄沉思良久,终于点头:“有道理。这样,你帮我起草一个详细的方案,就按你说的思路来。”
林辰心中一喜,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能力的好机会:“好的二叔,我尽快完成。”
离开书房时,林国雄突然叫住他:“小辰,你比你父亲想象的要成熟得多。以后周末有空常回来,家里有些事你也可以参与意见。”
这句话意味着二叔开始真正重视他了,林辰郑重地点了点头:“谢谢二叔,我会的。”
回学校的路上,林辰开始构思方案。他决定不仅提出调整规划的建议,还要引入一些前瞻性的理念,比如生态环保、智慧社区等,这些在2005年还算新颖的概念,在未来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
接下来的几天,林辰白天上课、准备论坛发言,晚上熬夜写方案。期间,他偶尔会在图书馆遇见苏雨薇,两人的交流越来越多。而秦梦雪也因为校报的后续采访,与他保持着联系。
周五下午,林辰终于完成了方案,亲自送到二叔办公室。林国雄看完后大为惊讶:“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林辰谦虚道:“参考了一些国外案例,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做了调整。”
“好,很好!”林国雄难得地露出笑容,“下周三开发区有个专家论证会,你一起来参加吧,亲自阐述这个方案。”
林辰心中一震。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同时也存在风险——一个大一新生参与这种级别的会议,难免会引人质疑。
“二叔,我的身份...”
“就以我特别助理的身份参加,”林国雄一锤定音,“不用担心,有我呢。”
离开办公室时,林辰感到既兴奋又压力山大。他知道,这将是自己正式踏入政界的第一个舞台。
周末,青年论坛如期举行。省会议中心大厅里,来自各高校的优秀学生代表济济一堂。林辰在后台最后一遍熟悉发言稿时,意外遇见了秦梦雪。
“你怎么在这里?”林辰惊讶地问。
秦梦雪晃了晃胸前的记者证:“校报派我来做专题报道啊。紧张吗?”
“有点。”林辰老实承认。
“放心,你的发言稿我看过,很精彩。”秦梦雪鼓励道,“对了,周秘书长已经到了,就坐在第一排。”
林辰深吸一口气。重头戏要开始了。
论坛开始后,各位代表依次发言。轮到林辰时,他从容走上讲台,调整了一下话筒。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实践中淬炼成长》...”
刚开始还有些紧张,但随着演讲的深入,林辰越来越自信。他结合前世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台下不时响起赞许的掌声。特别是周明华秘书长,多次点头表示认可。
发言结束后,现场提问环节,一个尖锐的问题抛了过来:“林同学强调青年干部要深入基层,但现实中很多年轻干部把基层当跳板,蜻蜓点水待不了多久就想着调走,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之我要权路青云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后之我要权路青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