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傅那一声发自肺腑的“服了”,以及随之而来的雷鸣般的掌声,已经为C组第一轮刀工比试的结果,定下了无可争议的基调。整个会场仿佛被这一声感叹点燃,空气中弥漫着惊叹与躁动。观众席上,有人伸长脖子,试图看清那碗传说中的“文思豆腐”;有人交头接耳,反复咀嚼着“入微”二字的重量。
评委们依次走到各位选手的操作台前进行品评打分,脚步沉稳,神情专注。每一位选手的台前都短暂地成为焦点,收获着或赞许或审视的目光。
当走到张知味的台前时,看着那盘细如发丝的豆腐丝,评委们还是给予了肯定的点头。这盘豆腐丝若放在平日,足以成为话题,此刻却似明珠蒙尘。
“张师傅的豆腐丝,细度均匀,手法娴熟,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一位评委的点评中肯,却少了惊艳。
张知味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眼神深处却毫无喜色,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他知道,有林小风那碗“山水”在前,自己的作品再好,也注定沦为陪衬,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憋闷感堵在胸口。
评委们走到赵永丰主厨的“菊花豆腐”前,那在水中悠然绽放的“白菊”,形态优美,刀工精准,每一瓣都透着从容。
“赵师傅的菊花豆腐,刀口深浅一致,绽放效果完美,体现了粤菜刀工的精细。”评价很高,却止步于“技”的层面。
陈老石的“豆腐兔子”憨态可掬,虽然不如前两者精细,但胜在创意和神韵,那几分乡土气的灵动,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周师傅的“玉白菜”更是让评委们赞叹不已,称其将食材雕刻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几近于鬼斧神工。
然而,当评委们最终停留在林小风的操作台前,看着那碗在清汤中宛若一幅动态水墨画的“文思豆腐”时,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了。那碗中,已非简单的食材,而是山峦隐现、水汽氤氲的微缩天地。
评委主席董其昌董老爷子亲自拿起一个放大镜,凑到碗边仔细观察,脸上的震撼之色久久未能褪去。他看得极其仔细,仿佛在鉴赏一件出土的千年古物。
“丝丝分明,细可穿针……不,这比针眼还要细!”董老爷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行家遇到超越认知的技艺时本能的激动,“更难得的是,如此细软的豆腐丝,在入水散开的过程中,竟然没有一根断裂,没有一丝粘连!这对手腕力道的控制,对下刀角度和频率的把握,已经达到了‘入微’的境界!非千锤百炼,心手合一,绝难至此!”
他放下放大镜,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小风,像是要重新认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我年轻时也曾尝试过文思豆腐,自认能做到发丝般粗细,但与你相比……无论是细度、均匀度,还是这最终成型的意境,都远远不及!你这碗,不是菜,是艺术!”这番出自泰斗之口的极高评价,一锤定音。
其他评委也纷纷附和,脸上写满了叹服,之前对“山海”这家新派餐厅的些许疑虑,此刻已烟消云散。
打分环节毫无悬念。
张知味:9.0分。
赵永丰:9.2分。
陈老石:8.8分。
周师傅:9.3分。
而林小风——10分!满分!
当主持人用激动到略带沙哑的声音高声宣布“C组第一轮,‘山海’林小风,满分晋级!”时,会场再次爆发出海啸般的掌声!这一次,掌声中不再有质疑,只有纯粹的敬佩和认可,许多观众甚至自发站了起来。
“满分!我的天!董老爷子亲自打了满分!”
“刀工之王!实至名归!”
“太强了!这林小风到底是什么来头?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
闪光灯再次将林小风淹没,将他那依旧平静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媒体区,李默激动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直播间的弹幕已经彻底疯狂,观看人数呈指数级暴涨!礼物和打赏的动画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
“卧槽!满分!风哥牛逼!(破音)”
“刀工仙人!从此我愿称风哥为刀仙!”
“给跪了!这真的是人类能做到的刀工吗?怕不是食神下凡!”
“哈哈哈,看到张知味那张臭脸了吗?之前还瞧不起人,现在爽了!”
李默趁热打铁,脸因兴奋而涨红,对着镜头声嘶力竭地吆喝起来:“家人们!看到没有!这就是实力!这就是‘山海’的品质!想不想拥有风哥同款……呃,同款手感?现在我们直播间限量上架‘林大师灵感源泉·精锻切片刀’(注:与风哥用的普通款并非同款,但吹得天花乱坠),前一百名下单还送‘神秘香料小样’!链接已上,手慢无啊!”
他这波略显浮夸的操作,引得直播间又是一阵哄笑和下单热潮,虽然明知道是蹭热度,但架不住大家此刻对林小风的狂热崇拜,评论区满是“支持风哥!”“买买买!”的呼声。
林小风对于这近乎疯狂的满分和赞誉,依旧表现得十分淡然,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他只是轻轻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发酸的手腕,对着鼓掌的观众和评委们再次躬身致意,姿态谦和。第一关,顺利通过。而且是以一种毫无争议的碾压姿态,彻底建立了他在本次大赛中的威信,也让“山海”这个名字,深深烙在了所有关注者的心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味界传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味界传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