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姐环顾四周,这条巷子的雅致格调与宁静氛围,确实与“山海轩”的理念高度契合,但她作为投资方代表,职业本能让她不得不考虑现实问题:“林师傅,我必须承认,这里的环境和气质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完美契合我们的品牌调性。但是,从纯商业角度评估,这里的自然客流量,恐怕连之前商圈选项的零头都不到。而且,这里的物业产权复杂,大多为私人长期持有或由特定机构管理,极少对外出租,寻找合适店面的难度极大。此外,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如大型停车场等,也相对薄弱。选择这里,前期市场培育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小觑。”
李默也从最初的惊艳中回过神来,担忧地说:“风哥,这话虽俗,但理不糙,酒香也怕巷子深啊。这里好是好,就像个世外桃源,可知道这条巷子、能摸到这里来的人,毕竟是小众。”
林小风却显得胸有成竹,他解释道:“我们要精准区分的概念是:‘流量’不等于‘留量’。我们追求的,不是那些漫无目的、随机消费的过路客,而是那些真正懂得欣赏、主动寻求品质、并愿意为极致体验投入时间和金钱的‘知音’。竹隐巷毗邻翠湖,自然与人文环境得天独厚。这里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文化生活社群,聚集而来的,正是我们所寻觅的目标客群。他们来到这里,本身就带着‘慢下来’、‘享受时光’、‘寻找美好’的明确目的。在这里,‘山海轩’不是突兀的闯入者,而是自然而然的精神归属。”
“至于店面,”林小风的目光扫过巷子里那些各具风骨的小楼,语气坚定,“困难确实存在,但正因为其稀缺和不易得,才更显其价值。一个能与品牌灵魂共鸣的空间,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我们可以借助长青资本的关系网络去仔细打听,也可以主动、真诚地去接触一些潜在的业主。我相信,在这条巷子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一个正在等待‘山海轩’的空间。”
他转向周小姐和李默,眼神清澈而坚定:“请记住,‘山海轩’要做的,不是去迎合最喧嚣的市场潮流,而是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去引领一种更注重内心感受、更具审美品位的餐饮生活方式。选址在竹隐巷,其本身,就是对‘山海轩’品牌理念最有力、最高级的诠释,也是对目标客群最精准的一次筛选和宣告。”
接下来的几周,在长青资本强大的资源运作与人脉牵线下,团队开始密集接触竹隐巷内几家潜在的物业业主。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远非一帆风顺。有的业主安于现状,并无意改变;有的对引入餐饮业态顾虑重重,担心油烟、噪音和垃圾处理会破坏整个巷弄的宁静雅致;还有的则嗅到了资本的意味,开出了近乎苛刻的租金和条件。
就在团队屡屡受挫,似乎陷入僵局,连周小姐都开始考虑备选方案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悄然出现。
在竹隐巷深处,有一栋位置极佳、坐拥一小方精致庭院的三层独立小楼——竹隐巷27号。它的主人是一位常年旅居海外的老华侨。这位老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眷恋与热爱,对这座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祖宅感情深厚。他此前拒绝过不少商业邀约,一心只想为这栋小楼寻找一位能真正读懂其建筑美学、并能与之文化内涵相得益彰的“知音”租客,而非简单的商业合作方。
当长青资本通过一位文化界名流作为中间人,将林小风的传奇经历、独特的“山海”哲学理念以及精心绘制的“山海轩”空间设计蓝图呈递给这位老华侨时,竟然极大地激发了老人的兴趣。
老先生特意从海外打来越洋电话,与林小风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小时的深入交流。两人从中华饮食文化的“五味调和”聊到园林艺术的“步移景异”,从“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聊到“厨心”即“匠心”的专注精神,竟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最终,林小风的才华、真诚以及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结合的独到见解,深深打动了这位老华侨。他不仅欣然同意出租,还在租金和租期上都给予了极具诚意的支持,他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林小风必须承诺,用心呵护这栋老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并将“山海轩”打造成一个能真正体现当代中国生活美学与文化自信的品牌标杆。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海轩”的最终选址,就此尘埃落定——省城,翠湖公园旁,竹隐巷27号。
这个在当时看来颇具反叛精神、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决策,却恰恰体现了林小风超越常规商业思维的远见。竹隐巷的静谧雅致与深厚人文气息,与“山海轩”追求极致体验与文化内涵的品牌调性完美融合,使其在尚未正式开业之前,便已凭借其独特的选址和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在省城的高端消费圈层、文化界与美食爱好者中,引发了巨大的好奇与持续的期待,为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味界传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味界传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