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郊的夜浓得像淬了墨的棉絮,连月光都透不过来,只有漳水支流的芦苇荡在风里翻涌,发出 “沙沙” 的轻响 —— 不是杂乱的响,是带着节奏的,像无数只枯瘦的手在暗处轻轻挠着人心。林越趴在芦苇丛深处,下巴抵着湿冷的泥土,土粒钻进衣领,凉得他后颈发紧。鼻尖萦绕着三重气味:芦苇的腥甜、河水的湿腥,还有远处驿站飘来的淡淡霉味,混在一起,成了这深夜独有的气息。
他指尖紧紧攥着块深黑色的夜行布,布角在掌心揉得发皱。这布是墨家分舵的老织工连夜赶制的,粗麻布浸透了三遍松烟墨 —— 墨是用陈年松木烧的,烧时还加了柏叶,染出的布不仅在夜里不反光,还带着点柏叶的淡香,能盖过人身上的汗味。布的边缘缝着细密的布条,是用旧麻线搓的,特意留了毛边,摩擦时不会发出 “簌簌” 的布响。林越把布往怀里塞了塞,布面还带着点陶缸晾晒后的余温,贴着心口,稍稍压下了些紧张。
不远处的废弃驿站像头蛰伏的怪兽。这驿站原是前朝的官道驿站,漳水改道后就荒了,外墙爬满了枯藤,藤条像老龙的筋,紧紧扒着夯土墙,有的地方藤条断了,露出里面的黄土,风一吹就掉渣。屋顶的瓦片碎了大半,露出黑洞洞的椽子,像颗掉了牙的骷髅头,偶尔有夜鸟从椽子里飞出来,“扑棱” 一声,在夜里格外刺耳。驿站周围绕着圈半人高的土墙,墙头上插着几根削尖的木杆,杆顶挂着生锈的铜铃铛 —— 铃铛是旧的,表面锈得发绿,有个铃铛的铃舌都掉了,风一吹只能发出 “呜呜” 的闷响,反而比清脆的铃声更渗人。墙根下的杂草被踩得平平整整,草茬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印,能看出守卫巡逻得很勤,连草缝里都没放过。
“记住,你的任务是潜伏进去,查清三件事:朱姬的关押位置、守卫分布、逃生路线。” 项少龙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他当时正用块破布擦着青铜剑,剑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赵穆把朱姬藏在这里,绝不是简单关押,肯定设了埋伏。你手里的迷烟是墨家特制的,里面加了醉鱼草,能让人睡半个时辰,不到万不得已别用 —— 一旦暴露,不仅救不出朱姬,我们之前的计划全得毁。” 他说着,还从怀里掏出根细铁丝,“这个给你,解陷阱用的,老墨家传下来的手艺,你试试就会。”
林越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块巴掌大的羊皮纸 —— 这是墨家硝制过的,用羊的脊骨处的皮,又软又防水,边缘还缝了圈麻线,不容易撕坏。还有半截炭笔,是用墨家的 “无烟炭” 削的,炭芯紧实,不会掉渣,夜里写东西也不会有火星。他深吸一口气,先把羊皮纸和炭笔塞进腰间的布兜里,再把夜行布拿出来,一点一点裹在头上:先把布角按在眉心,顺着脸颊往下拉,遮住鼻子和嘴巴,只留双眼露在外面,耳后还特意打了个小结,防止风一吹就松。裹好后,他试着眨了眨眼,视线没被挡住,才放心地像只狸猫般爬出芦苇丛。
他的脚底板早就裹了层粗麻布 —— 麻布是用老麻织的,特意搓了毛边,踩在湿泥上能扒住土,不会打滑。爬的时候,他特意用膝盖先着地,再用手肘撑着往前挪,尽量不压断芦苇杆 —— 断杆的 “咔嚓” 声在夜里太显眼,一旦被守卫听到,就全完了。芦苇穗上沾着夜露,冷不丁蹭过手背,凉得人一激灵,他都没敢抬手擦,只能任由露水顺着指尖往下滴,滴在泥地上,没掀起一点波澜。
离驿站还有十步远时,林越停了下来,趴在芦苇丛里观察前门的守卫。前门有两名守卫,都穿着黑色劲装,劲装的胸前绣着个小小的 “赵” 字,应该是赵穆的私兵。左边的守卫下巴上留着撮山羊胡,胡茬上沾着点酒渍,说话时还带着点酒气,手里的长戟斜斜靠在墙上,戟尖都快戳到地上了,眼睛半睁半闭,像是随时会睡着;右边的守卫更过分,干脆靠在墙上打盹,头一点一点的,嘴里还嘟囔着什么,像是在说梦话,手里的长戟早就掉在了地上,他都没察觉。
林越的目光扫过守卫的脚边 —— 那里有根细细的麻绳,颜色和泥土差不多,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麻绳的一端系在墙头上的铜铃铛上,另一端埋在土里,还压了块小石头,显然是绊马索。只要有人踩上去,麻绳一拉,铃铛就会响,守卫再迟钝也会醒。
【提示:潜行(熟练 30.7%),当前环境风险:前门守卫 2 人(左:警惕度 30%,醉酒状态;右:警惕度 10%,深度打盹),陷阱(绊马索 + 铜铃铛,触发范围 5 米,触发后 3 秒内守卫必醒);精神感知(8.5/10)生效:可清晰捕捉守卫生理特征 —— 左守卫呼吸频率 12 次 / 分钟,伴轻微打嗝;右守卫呼吸频率 8 次 / 分钟,肌肉放松,进入浅眠;预判巡逻路线:每 5 分钟换一次站姿,当前距下次换岗还有 3 分钟;建议策略:利用右守卫浅眠间隙,从墙根阴影处绕至侧门,避开绊马索(侧门无明显陷阱标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