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终南山,林越提着木剑来到观后的练剑场时,露水还沾在青石地面上,踩上去微凉。往日里,这里只有三两个弟子慢悠悠地练习道家基础剑法,今日却多了四张陌生面孔 —— 是三十里外 “静心观” 来交流的道士,正围坐在石桌旁,听玄清道长用木简讲解《南华经》“逍遥游” 中 “大鹏徙于南冥” 的章节。
林越握着剑柄的手不自觉收紧,掌心触到熟悉的布条,心中的疑虑却如晨雾般愈发浓重。自他传送至清虚观已过七日,所见的 “武学” 始终停留在两个层面:一是 “混元桩” 这类慢节奏的养生桩功,练上一个时辰也只是浑身发热;二是 “道家基础剑法” 的七式招式,无非是 “劈、砍、刺” 的简单重复,连最基础的 “剑花” 都未曾涉及。更让他不解的是,即便运转玄门内功,也从未见任何人使出 “内力灌注剑身”“纵身跃起半尺” 的动作,这与射雕世界 “江湖武学” 的核心设定完全相悖 —— 他清晰记得,传送时面板明确标注 “该世界存在轻功、内功招式等江湖武学”。
“林师弟,今日来得早啊!” 二师兄赵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摘的草药,“正好,等会儿练完剑,帮我把这些紫苏晾到晒药场。”
“好,二师兄。” 林越应着,却借着练剑的动作,目光暗中扫过场中众人。玄清道长讲解时,手指偶尔会比划 “太极推手” 的起手式,可手腕始终放松,没有丝毫运功时 “经脉鼓胀” 的迹象;静心观的道士们谈论的话题,从 “如何改良柴胡种植土壤” 到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释义”,全程未提及 “招式”“心法”“内力运用” 等字眼。
林越心中一动,故意放慢动作,将墨子剑法中的 “墨线” 拆分成道家剑招的节奏使出 —— 这招本是直刺后横向划斩,带着 “快、准、狠” 的实战特性,即便放慢速度,剑势也与道家剑招的 “柔和圆润” 截然不同。可场中众人竟无一人察觉异样:玄清道长仍专注讲解,静心观的道士们点头附和,连最熟悉他剑法的赵青,也只是笑着夸赞:“师弟今日剑招比往日更稳,看来昨日的道学心得没白写。”
这一幕让林越心中的疑虑更甚 —— 若观中之人懂武学,绝不可能看不出剑招的本质差异;若不懂,那清虚观的 “修行”,或许真的与 “江湖武学” 毫无关联。
午时,日头渐高,林越借 “请教内功精进之法” 为由,来到玄清道长的书房。书房不大,北墙的书架上摆满线装道经,最上层的《黄庭经》封皮已泛白;南窗下的书案上,放着一盏刚泡好的菊花茶,水汽袅袅,混着檀香的气息,让人莫名心安。玄清道长正伏案抄写《道德经》,狼毫笔在宣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小楷。
“师父,弟子有一事不明,想向您请教。” 林越躬身行礼,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既不显得急切,也不像是质疑。
玄清道长放下毛笔,指了指书案旁的蒲团:“坐吧,喝杯茶慢慢说。你近日道学心得写得很深入,尤其是对‘无为而治’的解读,颇有见地,今日又有何疑问?”
林越坐下后,捧着温热的茶杯,斟酌着开口:“弟子修炼玄门内功已有十年,如今丹田内能感受到明显的暖流,可除了身体比常人强健些,从未像山下说书人讲的那样,能‘隔空取物’‘纵身上房’。是弟子修炼的方法有误,还是咱们清虚观的内功本就如此?”
玄清道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温和地笑了笑,指尖轻轻敲击着书案上的《道德经》:“越儿,你是被山下的说书人误导了。我们道家修行,讲究‘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玄门内功的核心是‘滋养身心、调和气血’,而非‘追求奇术、争强好胜’。你感受到的暖流,是内功已入门的征兆,它能让你少生病、精神好,这便是最大的益处。”
他顿了顿,拿起案上的木简,继续说道:“至于‘隔空取物’‘飞檐走壁’,多是江湖术士为了骗钱编造的谎言,或是将道家养生之术夸张化。就像这木简,若想拿起它,需用手去握,哪有‘隔空’的道理?我们修道之人,当潜心研读道经、打坐炼气,切不可被外界的虚名幻象迷惑。”
“那终南山的全真教总坛呢?” 林越追问,目光紧盯着玄清道长的表情,“弟子曾听山下的樵夫说,全真教的道长们能‘剑气化劲’‘一跃数丈’,莫非也是传言?”
玄清道长摇头,语气笃定:“全真教乃我道家正统,掌门王重阳道长更是得道高人,他们修行的也是‘清心寡欲’之道。虽其内功比我们清虚观更深厚,能让身体更轻盈、反应更敏捷,但‘剑气化劲’‘一跃数丈’绝无可能。那樵夫或许是远远看到全真弟子练剑,或是听他人转述,难免添油加醋,当不得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