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看着他那副痴迷模样,笑着开口:“志华,我想把炮兵分队交给你带,今后训练和作战调度,你全权负责。”
“交给我?”杨志华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迅速立正敬礼:“谢谢排长信任,我一定完成任务!”
对于一个热爱火炮到骨子里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亲手掌控一门门大炮更让人热血沸腾?
他做梦也没想到,新一团的一个排竟能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力配置。
这一刻,他更加确信:跟着苏墨干,没错!
而苏墨能得到杨志华这样的人才,心里也是踏实又欢喜。
士兵不行,只是一个人的问题;指挥员不行,整个队伍都要遭殃。
一支队伍能不能打硬仗,关键还得看领头的人。
如今骑兵队有孙德胜压阵,炮兵队又有杨志华接手,这两支力量的战斗力必将大幅提升。
……
为了避免李云龙再次擅自行动惹出大事,也为了更好地引导新一团走上独立发展之路,上级决定派一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前去协助管理。
刚从抗大毕业的优秀学员赵刚,被任命为新一团政委。
此前,新一团一直空缺政委职位。
若早有政委坐镇,当初苍云岭撤退时,李云龙也不敢公然违令。
接到命令后,赵刚没有耽搁,立刻启程奔赴新一团驻地。
这一天,他顺利抵达捌陆军新一团团部……
按原本的发展轨迹,赵刚的确是来接任政委职务的。
但在这个平行时空里,赵刚没有去独立团担任政委,而是被派到了新一团接任政委一职。
这一次,他前往赴任的路上,并未遇见魏大勇——因为魏大勇早已被苏墨救下,命运的轨迹悄然偏移。
故事的走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赵刚骨子里是个有理想的人,抗曰战争的残酷现实让他变得沉稳务实,可他对信念的坚守从未动摇,依然愿意为信仰挺身而出。
此外,他还精通狙击,枪法精准,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这天正午,赵刚一路辗转,平安抵达了新一团团部驻地。
路上旅长对李云龙的评价仍在他耳边回响:“李云龙是个刺头,能打硬仗,也能惹麻烦,像头驴,脾气上来谁都拦不住。
之前在新一团跟两任政委都处不好,工作推不动,你过去要有心理准备。”
既然来了,就安心干吧。
赵刚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日常事务上不妨多些包容,尽量避免冲突,先把局面稳住再说。
此时团部所在的民房内,李云龙正盘腿坐在炕沿上,手里端着一碗地瓜烧,嘴里嚼着花生米,日子过得挺滋润。
虽说三个月内要把新一团扩编成加强团的压力不小,但他清楚这种事急不得,得一步步来。
“报告!”
“进!”
“报告团长,新来的政委到了!”
“带进来。”
片刻后,赵刚走进屋内,抬手敬礼:“李团长好,我是新任政委赵刚。”
“今后一起共事,请多多支持。”
说着便上前伸手欲握。
可李云龙看都没看他一眼,自顾嘟囔了一句:“又来个书生政委!”
随即拎起酒壶朝他晃了晃:“来,整一口?”
赵刚神色端正地回应:“对不起,李团长,我不会喝酒。”
李云龙眉头一皱:“不会喝酒?那你来咱们部队干什么?”
赵刚毫不退让,直视对方:“部队是打仗的,不是摆酒局的。
招人看的是本事,不是酒量。”
李云龙眯了眯眼,点点头:“嗯……有点意思,到底是念过书的人。
听你说这话,应该也打过不少仗吧?回头给咱也讲讲,什么叫真正打仗。”
他顿了顿,语气转硬:“不过初次见面,话先说清楚——军事归我管,生活和思想归你管。
各干各的。”
赵刚虽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却并非软弱之人,早就察觉到这位团长难缠,当即回应:“分工明确没问题。”
“但要是碰上原则性问题,就不能说谁说了算就算了。”
李云龙脸色一沉:“我只管打仗,你管伙食、管学习、管脑袋,别的少插手!”
赵刚冷静反驳:“看来李团长确实该补补政治课了。”
“光讲打仗不讲方向,那就是盲打莽冲,迟早要栽跟头。”
“别跟我掉书袋!”李云龙不耐烦地挥手,“老子是个粗人,嘴皮子翻不出胜利,鬼子也不是靠讲道理赶走的!你少在这拐弯抹角!”
“要是连为啥而战都说不明白,那打再多仗也没意义。”
“你这就是抬杠!”
“我说不过你,你还真以为自己占理了?”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僵,火药味渐浓。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气氛却如同对阵沙场。
争辩无果,赵刚很快意识到再吵下去也只是浪费口舌。
他不再纠缠,转身先去安置行李,随后巡视了一圈团部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