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凝视着地图,沉声道:“第一军主力尽数压上,这次绝非寻常扫荡。”
第四旅团、第九旅团、第十六旅团,皆是曰军中出了名的精锐。
此前被全歼的坂田联队,正是第四旅团麾下的王牌。
其战力之强,可见一斑。
近代以来,曰本推行明治维新,全面效仿西方列强,尤以军事改革为重点。
最初组建了七个常备师团,均为甲种编制,战力强悍。
其中,第二师团与第六师团尤为突出,堪称曰军中的顶尖劲旅。
而第四旅团,原属第二师团建制。
正因如此,它的根基深厚,久经战阵,参加过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实战经验极为丰富。
后来为扩充军力,曰军以第四旅团为基干,扩编出第八师团,该旅团也随之划归其下。
按曰军常规编制,一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每联队约三千八百人。
以满员计算,一个甲种师团下属旅团兵力可达七千以上。
如今曰军一次性出动三个旅团,兵力逾两万,且包含第四旅团这样的精锐主力。
更不必说背后还有大量伪军协同作战。
此次调兵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此前仅一个坂田联队,就曾逼得129师师部转移阵地。
如今数万精锐压境,捌陆军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副总参谋长盯着曰军调动的兵力和行进路线,神情严肃地说:“佬縂,我明白了。”
“这帮小鬼子是想用‘中心开花’的打法。”
“他们拿山崎大队当诱饵,故意摆在李家坡,引我们主力围上去。
等我们一动,他们的主力就从外线快速合拢,反过来把我们包了饺子,想一口吃掉我们的骨干力量。”
“胃口不小啊,真是胆大包天。”
所谓“中心开花”,其实是大规模作战中的一种险招。
历史上还真有成功的先例。
比如1805年发生在捷克的奥斯特里茨会战。
当时拿破仑率领的法军无论兵力还是火炮都处于劣势,面对俄奥联军的压境,形势极为被动。
但他反其道而行之,在敌军试图绕击右翼时,悄悄集中精锐于北线。
而俄奥联军那边,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刚愎自用,不听库图佐夫劝告,没等援兵到齐就贸然进攻。
更致命的是,他在指挥上犯下大错——主动放弃了中央高地。
拿破仑抓住机会,立即派苏尔特率部猛攻普拉岑高地,一举拿下战场中枢,彻底撕裂敌军阵型,最终以弱胜强,大破联军。
这便是“中心开花”的经典战例。
佬縂缓缓点头:“没错……我也看出来了。”
“小鬼子调这么多人马,图的就是咱们的主力。
可他们有没有那副牙口,还得打个问号。”
129师师长沉声道:“佬縂,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拔掉山崎大队这个钉子!”
“他们要搞中心开花?那咱们先把那个‘中心’给炸了,花还开个什么劲?”
副总参谋长望着地图上的李家坡地形,皱眉说道:“山崎大队属于第二十九旅团,战斗力强,装备也好。”
“现在又占着李家坡这种易守难攻的地方,咱们往上冲,每一寸地都是硬骨头。”
师长眉头拧成一团:“这一仗不好打啊。
敌人卡在要道上,短时间内怕是啃不动。”
“我们人多的优势,在这种山地根本展不开。”
副总参谋长叹了口气:“是啊,山崎大队就像一根扎在喉咙里的刺,咽不下也吐不出。”
要是换作开阔地带,山崎这点兵力早就被我军几个波次冲锋给碾碎了。
毕竟孤军深入,本就是死局。
可如今据守李家坡,居高临下,一道道陡坡成了天然屏障,我军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
佬縂凝视着地图,语气沉稳:“现在就看386旅和决死一纵能不能打得快、打得狠了。”
“只要他们迅速拿下李家坡,全歼山崎大队,我们就不会陷入被动包围。”
副总参谋长接着说:“另外,还得让各部队提高警觉,主动出击,拦住那些正往这边靠的日伪军。”
“不能让他们顺利收口,否则我们就真被套住了。”
“只有打乱他们的节奏,才能扭转局面。”
佬縂看着眼前的作战图,目光坚定,一字一句地说道:“就这么办。”
众人正商议间,总部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叮铃铃——
副总参谋长快步上前,抓起听筒:“总部,我是副总参谋。”
话筒那头传来旅部参谋长的声音:“副总参谋长,我是旅部参谋长。
向您报告,李家坡的山崎大队已被我军彻底消灭!”
“什么?全灭了?”副总参谋长猛地一怔,脱口而出,“什么时候的事?这么快就解决了?到底怎么打下来的?”
要知道,李家坡地势险要,坡陡路窄,大部队难以展开。
哪怕四周全是捌陆军,也无法一次性投入足够兵力强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