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攻击时因过于轻敌,眨眼间就被打下了两架轰炸机。
第二轮他们学乖了,派零式战斗机利用其出色的机动性吸引火力,牵制地面重机枪的射击节奏,趁机让轰炸机降低高度投弹。
可即便如此,仍有一架零式和一架九九式被加特林撕成了碎片,当场凌空解体。
与此同时,苏墨独自一人靠着一把白朗宁狙击枪,精准命中两架九九式的油箱,直接让它们在空中炸成火球。
至此,曰军已折损五架轰炸机和一架战斗机,超过半数战机化为残骸。
这个战果让剩下的飞行员脑子一片空白。
他们接到的任务本是扫荡一支捌陆军的地方部队——那种在曰军眼里不过是“土包子武装”的存在:装备落后、训练松散、毫无防空能力……可这才交手两轮,竟然折了六架飞机?这哪里是什么游击队,分明是进了死亡陷阱!
飞行员们心头一紧,终于意识到不对劲。
这支捌陆军虽然没有正规防空武器,却拥有一种射速惊人、威力恐怖的重型机枪。
一旦火力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便能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弹幕网,任何低空接近的目标都难逃覆灭。
他们彻底懵了。
谁说这支部队装备差?此刻活下来的几个飞行员只觉得后背发凉,仿佛刚从阎王手里抢回一条命。
现在天上只剩四架飞机——一架零式护航,三架九九式随行。
谁也不敢再冒险俯冲了,只能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盲目投弹。
那个年代的航空炸弹全靠惯性飞行,没有制导系统,投得准不准全看运气。
如今飞行员连地面都看不清,炸弹自然落点飘忽不定。
嗖嗖嗖——
一枚枚航弹呼啸而下,划破长空。
但由于气流干扰和投弹角度偏差,大多数都偏离了目标,砸进了根据地周围的山林里,少数几颗落入村子边缘,造成的破坏微乎其微。
轰隆!轰隆!
轰鸣声此起彼伏,火光夹着浓烟腾空而起。
可因为精度太差,根本无法对新中村根据地构成实质性威胁。
一轮草草了事的高空轰炸结束后,剩余四架日机立刻调头返航,毫不恋战。
继续留下来就是送死——高空扔弹基本打不中,低空突防又会被瞬间打成筛子。
原本他们以为这次任务不过是例行公事:飞过去随便丢几颗炸弹,然后回基地喝酒庆功。
没想到竟成了生死考验,稍有闪失就得把命留在这里。
谁能想到,这群被称作“土捌陆”的部队,竟能凭借简陋装备击落六架战机,打得他们元气大伤?
就连侥幸返航的四架飞机也都伤痕累累,其中两架轰炸机的机翼和尾梁布满弹孔,只是运气好才没当场解体。
引擎的嗡鸣声渐渐远去,日机逃离的速度比来时快得多。
毕竟,没人想拿性命开玩笑。
这场对新中村的空袭,给许多曰军飞行员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也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捌陆军的认知。
疯了吗?这就是你们说的“土捌陆”?
土捌陆的装备怎么这么硬气?
哪儿“土”了?
就算真要叫土,那也是土里的大户人家,家底厚实得冒油……
说苏墨的独立营是“土捌陆”,这话其实不太贴切。
即便非要把他们归到“土捌陆”的名头下,那也是富得流油的地主老财——弹药充足、装备齐全,压根不像穷队伍。
正因如此,当曰军发动空袭时,哪怕没有专业的防空武器,这支队伍依然击落了六架敌机,最终逼退了敌人的空中轰炸。
若不是加特林和勃朗宁机枪轮番上阵,曰军战机恐怕会更加猖狂。
他们原本认定捌陆军没防空手段,可以肆意俯冲扫射、投弹如雨。
可这次吃了大亏,再也不敢小瞧了。
至少在面对这支部队时,曰本飞行员心里发怵。
战斗刚结束,他们就纷纷调转机头仓皇撤离,心头仍止不住地打颤。
嗡——呼——
引擎声由近及远,渐渐消失在天际。
望着敌机远去的背影,苏墨终于长舒一口气。
跑了!
总算把这群空中强盗赶走了。
曰军空袭从来都不是小事,每次都让人头疼不已。
一旁的魏大勇激动得满脸通红:“营长!飞、飞机跑了!咱们赢了!”
正在掩护群众转移的战士们也纷纷抬头望天,看到敌机撤退,顿时欢呼起来:
“打赢了!咱们把鬼子的飞机打跑了!太好了!赢了!赢了啊!”
老百姓跟着拍手叫好,不少人眼眶都红了。
毕竟以往抗曰前线部队大多缺枪少炮,碰上曰军空袭只能躲进山沟地道,被动挨炸,能还手的机会寥寥无几。
可这一次,独立营做到了。
像周卫国、雷子枫这些曾在中央军待过的老兵,最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就算是当年装备最好的德械师,在日机面前也只能趴着挨打,毫无招架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