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意尚未散去,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吉普车引擎轰鸣,准备驶离这个令人不安的废弃道班。
“等等!”秦娟突然喊道,手指着道班后方的一片岩壁,“那里...有点不对劲!”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灰白色的岩壁上,隐约可见一些深色的纹路,像是镶嵌在岩石中的某种图案。
“像是化石痕迹。”秦娟已经跳下车,抓起地质锤和采样袋就往那边跑,“我去看看!”
胡八一皱眉:“秦娟!别单独行动!”但女学者已经跑出老远。
李爱国摇摇头:“这姑娘,一看到石头就啥都忘了。”
格桑眯着眼看了看那片岩壁,神色略显凝重:“那片山崖...老人们叫它画石壁,说是有山神画的画。”
几分钟后,秦娟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拿着几块碎石样本,脸上满是兴奋与困惑交织的表情。
“太不可思议了!”她激动地说,“那些岩壁上的痕迹确实是植物化石,但...这完全说不通!”
王胖子凑过来:“啥化石?值钱不?”
秦娟没理会他,自顾自地说:“从岩层沉积特征看,这应该是第三纪中新世的地层,大约距今一千五百万年左右。但是...”她拿起一块有着清晰叶脉痕迹的岩石,“这种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更接近侏罗纪的物种!年代差了一亿多年!”
现场安静了几秒。胡八一与Shirley杨交换了一个眼神。
“会不会是鉴定错了?”李爱国谨慎地问。
秦娟坚决摇头:“不可能!我博士论文就是研究青藏高原古植物演化的。你们看——”她指着岩石上的纹路,“这种叶脉分叉方式和孢子囊排列,是典型的Cyathea属特征,这个属在白垩纪末期就基本灭绝了,绝不可能出现在中新世地层中!”
王胖子挠头:“啥...啥意思?说明啥?”
“意思是,”秦娟深吸一口气,“要么我的鉴定全错了,要么这里的地质年代测定全乱了,要么...”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这些化石根本不属于我们知道的地质历史。”
格桑轻声说:“老人们说,画石壁上的画会变。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看到的画不一样。”
秦娟猛地抬头:“会变?什么意思?”
“下雨天,画更清楚;月圆夜,画会发光。”格桑平静地说,“有牧民说,看到画里的草在动。”
秦娟脸色发白:“这...这不可能!化石是矿化的生物遗迹,怎么可能变化?”
胡八一沉思片刻,问秦娟:“你能确定这些化石的真实年代吗?”
秦娟摇头:“需要精密仪器测定。但凭我的经验,这些化石的保存状态和围岩关系确实异常。”她翻看着样本,“看这个断面,化石与围岩的矿物组成几乎一致,不像后期嵌入的,更像是...原生沉积。”
Shirley杨突然问:“秦同志,你说这些化石可能不属于我们知道的地质历史...是什么意思?”
秦娟推了眼镜:“有一种极少数派理论,认为地球历史中存在我们尚未认知的失落纪元,或者...平行演化路径。”她自嘲地笑笑,“但这只是科幻小说般的猜想,没有任何可靠证据。”
胡八一却心中一动。他想起了鹧鸪哨笔记中那些难以理解的记载,以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关于“天地错序”的章节。
“采集样本,我们继续前进。”胡八一下令,“秦同志,这个事情暂时保密,等有更多发现再说。”
秦娟激动地点头:“明白!我会仔细研究这些样本!这可能是...可能是颠覆性的发现!”
车辆再次启动,驶离道班。但车内的气氛已经不同。秦娟完全沉浸在样本研究中,不时拿出放大镜观察,在笔记本上疯狂记录。
王胖子小声对胡八一说:“老胡,这姑娘魔怔了吧?几块破石头这么激动?”
胡八一低声道:“对她这样的学者来说,这可能是毕生难遇的发现。”
中午休息时,秦娟甚至顾不上吃饭,忙着清理样本,进行初步检测。
“看这里!”她招呼大家过来,“我用稀盐酸测试化石和围岩的反应,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化石不是后期嵌入的,确实是与围岩同时形成的!”
Shirley杨问:“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要么我的鉴定全错了,要么...”秦娟深吸一口气,“这里的某种地质过程,能够让不同时代的生物遗迹同时形成化石。”
李爱国皱眉:“这听起来太玄了。”
“更奇怪的是这个。”秦娟拿起另一块样本,“看这些晶体排列方式。在偏光显微镜下,它们呈现出异常的光学特性,几乎像是...某种信息存储结构。”
胡八一心中一震:“信息存储?”
秦娟点头:“有一种前沿理论认为,在某些极端地质条件下,岩石能够以晶体结构的形式记录信息,就像天然的硬盘。”她摇摇头,“但这只是理论,从没人证实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鬼吹灯之昆仑神宫新篇请大家收藏:(m.zjsw.org)鬼吹灯之昆仑神宫新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