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看这儿~”张子风从兜里掏出两张百元大钞,在黄老师眼前晃得哗哗响。
“你这钱哪来的?节目组可不会这么大方!”黄老师一开口就调侃起节目组。
张子风像个小妹妹似的,满脸骄傲地把郭周麟做的事又跟黄老师说了一遍。
“真的?”黄老师立刻看向王导他们,只见几人脸色发青,原本安排好的计划全被郭周麟打乱了。
“哈哈哈,可以周麟,厉害!既然你动手能力这么强,趁天还没黑,去搬点土回来,咱们搭个土灶。”
“没问题!”郭周麟正闲得慌,搭个灶台对他来说小事一桩。
嘭嘭也主动跟上,两个人足够了。
“那这钱谁保管?”张子风晃了晃手里的钱。
黄老师和何老师对视一眼,他俩没什么想买的,接下来几天估计也用不上钱。
“你拿着吧,现在过来帮我洗菜,先把晚饭的食材准备好,等他们搭好灶就能做饭了。”
“好。”
“黄老师,我也来帮忙。”何老师放下茶杯,正好活动活动。
大家各自忙活起来。郭周麟推着车去运土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任务‘五次热搜第一’完成第一次,剩余四次,请继续努力。”
……
嘭嘭铲土,郭周麟拉车,装了半车土就差不多了。
土运回来后,两人开始搭灶。
“鹏哥,你和泥,我去编个木框,这样土灶不容易裂。”
“行!”
嘭嘭接水管搅拌泥土,郭周麟走进工具间,麻利地做了个圆形木架,层层叠起,大小刚好。
今晚第一顿饭,黄老师准备做道苏杭特色“葱包烩儿”。
郭周麟提着木架出来放地上,嘭嘭的泥也拌好了。
正要动手塑形,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
两人对视一眼,满脸疑惑——这时候来电话是什么意思?
好在何老师在,他走出厨房接起电话,有说有笑,难道是朋友打来的?
不管了,先搭灶要紧。郭周麟把泥抹在木架上,垒出个小灶台,又用木棍戳了几个透气孔。
“这泥巴还是软塌塌的,真能行吗?”嘭嘭皱着眉头问道。
“生火烤干就能用了。”
灶膛里燃起熊熊火焰,郭周麟抡着斧头劈柴,嘭嘭蹲在灶前控制火候。
咔嚓!圆木应声裂成两半。炉膛不大,柴火得劈得细些。
“大家注意,蘑菇屋要来客人啦!”何老师挂掉电话,兴冲冲地宣布。
“听出是谁了吗?”黄老师从厨房探出头,手里端着面盆的张子风紧随其后。
“接了三个电话,点了三道菜,我只认出其中一个。”
“快说说是谁?”
何老师笑着揭晓谜底:“是那扎!”
这位当红小花旦正是凭借湘南卫视的剧集走红,能来做客也在情理之中。
“她点什么菜?明天得提前准备。”
“大盘鸡。”何老师答道。
“就这一道?”黄老师有些意外。
“那孩子实在,估计在控制体重呢,您就别琢磨着投喂了。”
另外两位来电者点的分别是辣子鸡丁,以及东北风味的烤冷面配松仁小肚。黄老师立刻判断出:一个无辣不欢的川妹子,一个地道的黑龙江姑娘。
“三位都是女嘉宾?”
“目前是,说不定待会儿还有电话。”
二人交谈间,土灶的火苗蹿得老高。掺着木骨架的泥坯经过烘烤,渐渐定型成结实的炉灶,模样还挺像样。
“你俩表现不错,晚上加餐!”黄老师拍了拍两个小伙子的肩膀。
“谢谢黄老师!”郭周麟和嘭嘭齐声应道。
江南名点葱包桧,讲究的是用面皮裹住油条和青葱煎至金黄。咬下去油条酥脆,葱香扑鼻。
若只有他们四个汉子,这倒是个简便的晚餐选择。但考虑到张子风在场,女孩子总不好满嘴葱味。
黄老师取出老乡送的手擀面,准备做道拌面。
滋啦——
抻长的面条滑入油锅,瞬间膨胀成金黄酥脆的油饼。郭周麟忙着添柴,嘭嘭手持蒲扇控火。
这五位“都市剑客”平日饮食自然讲究,来到乡村反倒对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
夕阳西沉,忙碌整日的黄老师系上围裙,将金黄酥脆的油条切成寸段。铁锅滋滋作响,他手腕翻飞间,葱包桧的焦香便弥漫开来。
开饭喽!
凉亭石桌上整齐码着两摞葱包桧,青瓷碟里酱料泛着琥珀光。大铁锅重新架在土灶上,水面正翻起鱼眼泡。
这土灶比煤气灶还顺手。黄老师朝节目组方向挑眉,导演您瞧好了,往后我们五剑客单干也饿不着。
弹幕顿时热闹起来:
黄老师日常拆台成就达成
别的节目组就爱折腾人,还是咱们《向往》看着舒心
上班够费脑了,谁要看明星解谜
** 后的导演默默划掉台本上的任务清单。拌面起锅时,五只茶杯碰出清脆声响。
敬同心协力!何老师举杯。
敬柴米油盐!黄老师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蘑菇屋:我德云太子,杨蜜来敲门请大家收藏:(m.zjsw.org)蘑菇屋:我德云太子,杨蜜来敲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