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芸鲲胸有成竹:三十分钟,吃馒头和蒸馒头能一样吗?我可不像你那么呆。
哈!连续吃三十个馒头不歇气,怕是要把您撑成皮球。
这话噎得岳芸鲲满脸通红,活像真被馒头卡住了喉咙。
最后来个社会题:要是咱俩遇上持刀劫匪,我挺身而出挨了一刀......
郭周麟突然用折扇戳他肚子:咦?怎么没见血?脂肪层太厚?
去你的!这刀可长了,扎谁都得留个窟窿。你说这时候该怎么办?
得看具体情况,分捅中和没捅中。郭周麟摸着下巴故作深沉。
要是没捅中呢?
给劫匪递瓶脉动!
为啥?
关键时刻掉链子,喝脉动找回状态嘛
好你个没良心的!岳芸鲲气得嘴角直抽抽,那要是捅中了呢?
郭周麟眉开眼笑:这个更简单,请劫匪吃片炫迈。
[
《笑满园》
这又是什么讲究?
完全刹不住车!
快别闹了!
岳芸鹏一个闪身躲开郭周麟,这段包袱抖到这儿就算齐活儿了,台下顿时响起满堂彩。
小段子自有其妙处,虽说老票友反应 ** ,可瞧那些年轻观众笑得直拍大腿,这就是代沟了——两代人笑点确实不太一样。
好在郭周麟和岳芸鹏懂得平衡,新活老活穿插着来,那些贯口老段子倒也让传统观众听得熨帖。
不论是贯口快书,还是对口相声,亦或太平歌词、民间小调,郭周麟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他与岳芸鹏铆足劲要把这场子撑起来,这般卖力气的表演,展现出的真功夫,新老观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王老爷子在台下眯着眼睛瞧。早年间他对相声这门艺术并不十分看好,今日见郭周麟这般新时代少年人的精气神,不由想起少年智则国智的老话。
这些时日传唱的小曲儿,想必也勾着诸位的好奇心吧?
我们要听原声现场!
戏迷们顿时沸腾起来,连那些老听主儿也支棱起耳朵。更有讲究人掏出专业录音设备,都是带降噪功能的好家伙。
岳芸鹏早退到台角候着,他也想再品品这韵味。要说能把小曲儿唱得这般动人的,恐怕真就数得了郭周麟这个嫡传 ** 。
自《探清水河》起,那凄美哀怨的调子便往人心里钻。初听惊艳,再听入味,待到三番五次细细品味时,每听一回都像给心肺掏洗过一遍,空落落的好不怅惘。
王老爷子的拐棍轻点着地面,银发下的面容精神矍铄。郭周麟此刻全情投入,大师级的唱功配上十二分心力,竟比往日更胜一筹。
在场众人无不沉醉,王老爷子眼角泛起泪光。能将曲调唱得如此入骨的,新世纪以来实在罕见。眼见曲艺大家相继凋零,老人望着台上新苗,既欣慰又感慨。
老天开眼,让他在风烛残年还能再品一回顶尖的曲艺。
原以为只唱一支曲子,台下除了王老先生,谁都没想到还有后续。
郭周麟旋身而立,指尖轻点,下一曲《秦淮景》悠然响起。
这曲子并非郭家班原创,原是江南小调《无锡景》改编而来,曾用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
此刻正以苏州评弹的调门娓娓道来:
奴有一段情
唱与诸位听
诸位且安坐
细听奴家唱支秦淮景
......
吴侬软语唱的《秦淮景》,十之 ** 的听众其实不解其意,但这又何妨?郭周麟那把嗓子将江南烟雨、十里秦淮唱得如在眼前。
这般唱功堪称绝妙,王老先生至此确信,世上真有弱冠之年便登峰造极的奇才。若非亲见,断难相信。
只要郭周麟持此道而行,必成一代宗师。
老先生暗自惋惜:这般人才若专攻戏曲该多好,自己便能日日邀友共赏。转念又笑自己贪心,能得遇此等造化已是万幸。
郭周麟口中的《秦淮景》当真艳绝江南。自古苏杭多佳丽,这字既指红粉佳人,亦喻锦绣河山。
吴语咿呀唱得人骨软筋酥,台下听众如坠芸端,连眼皮都舍不得抬。
曲终人未歇,转眼间《照花台》已起:
一更鼓儿响,月儿上花台。
秋香姐设巧计,约在黄昏后。
牡丹亭前盟誓愿,只盼早日效鸾俦......
比起《探清水河》,这曲《照花台》更是郭周麟的看家本领。
只见他折扇轻摇,化身 ** 才子唐伯虎。
唐解元点秋香的典故,早在周星驰电影前就流传于戏曲话本。
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百世流芳。
郭周麟且唱且演,将月下徘徊的唐伯虎演得活灵活现。那花台照见的,分明是才子心中挥不去的秋香倩影。
这般登峰造极的功夫,已无需赘言。王老先生从最初的激动,渐渐化作满眼欣慰。恨不能立刻回到书房,挥毫泼墨写副字画相赠。
牡丹亭前空嗟叹,相思化作晚来风......
月色昏沉笼天际,亭台寂寥怨难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蘑菇屋:我德云太子,杨蜜来敲门请大家收藏:(m.zjsw.org)蘑菇屋:我德云太子,杨蜜来敲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