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够。这只能证明当时有高权限人员在“工作”,无法直接证明其与事故的关联。他需要更具体的指向。
林劫切换工具,开始尝试入侵龙穹科技的内部人力资源数据库(一个防护相对薄弱,但信息价值可能极高的外围系统)。他利用一个多年前发现的、可能尚未被修补的旧漏洞,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滑入。他不敢大肆搜索,那会立刻触发警报。他只是在庞大的数据库边缘,小心翼翼地查询与那个账户前缀相关的、在事故当天有值班记录的人员。
筛选,比对……又一个名字跳了出来。
张澈。
龙穹科技下属,交通网络运维部,中级工程师。
事故当天,他正值夜班,负责监控包括事发区域在内的数个核心节点的运行状态。
张澈。
林劫将这个平凡无奇的名字在齿间反复咀嚼。一个中级工程师?他有权限执行那种级别的操作吗?或者,他只是一枚棋子?一个执行者?一个可以被随时抛弃的替罪羊?
无论如何,这是第一个浮出水面的名字。是这条充满迷雾和鲜血的道路上,第一个清晰的路标。
林劫关掉了人力资源数据库的查询界面,清除了所有访问痕迹。他没有立刻对张澈采取任何行动。狩猎需要耐心,尤其是当你面对的可能是群体性的、高度组织化的猎物时。贸然惊动一只工蜂,可能会引来整个蜂群的围攻。
他需要更全面地去了解张澈。他的工作,他的生活,他的习惯,他的弱点,他的恐惧……他需要将张澈从数据库里一个冰冷的名字,变成一个立体、鲜活、拥有无数数据足迹的“人”。然后,找到那个可以撬动他的支点。
林劫将张澈的名字,连同能搜集到的所有关联信息——员工编号、内部通讯ID、甚至是公司内部论坛的匿名账号——输入到他那个强大的监控工具集中。工具开始自动运行,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撒向与张澈相关的所有数字空间:他的公司邮箱(虽然核心内容加密,但可以分析收发频率和对象)、他可能使用的社交网络(通过交叉比对信息)、他登记过的住址周边的公共摄像头元数据、他的通勤路线可能涉及的交通卡记录……
这是一个缓慢而精细的过程,如同用数字的丝线编织一个囚笼。
天色已亮,雨彻底停了。浑浊的阳光透过肮脏的窗玻璃照射进来,在布满灰尘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城市苏醒的喧嚣声隐隐传来,另一个看似平常的一天开始了。
但林劫知道,对于他,对于那个名叫张澈的工程师,某些东西已经永远改变了。他坐在晨光与屏幕蓝光的交界处,眼神如同冻结的深渊,倒映着无数流淌的数据。
第一个名字已经找到。
复仇的代码,开始正式运行。
喜欢代码:烬请大家收藏:(m.zjsw.org)代码:烬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