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次声波是一种人听不到,但鱼却能听到,并且被吸引的声波。”
“在海洋里,特殊的地形环境,或者特殊的小岛出现,阻隔海浪,都会造成声音在海中传播出现特殊情况,形成次声波。”
“因此,在海里,一些次声波出现,聚集鱼群,那个地方就很容易多次出现鱼群逗留。”
“海鸥岛所在的地方,属于近海十公里以内,以前在我还没有买大船的时候,就曾经乘坐小船,多次观察过海鸥岛,那附近经常会有鱼群出现。”
“那次,我碰到了海鲈群,就是在那小岛的附近!那几次抓到的大海鲈,给我带来了几千块钱的收入呢。”
许墨曾经在鱼货交易市场卖几十条大海鲈的事情,许涛早有耳闻,也是在今天才揭秘,他原来是在海鸥岛碰到了海鲈群。
许墨跟许涛说这一番话,显得极有文化,唬得许涛顿时就对他刮目相看:“小墨,你是咋知道这些的?次声波这种话,我听都没听说过呢!”
“呵呵,我是在报纸上的渔业科普栏目看到的,后来在近海留心这些事情,发觉海鸥岛经常会有鱼群聚集,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许涛竖起大拇指:“可是,小墨,你以前不爱学习,上学上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咋能看得了报纸呢?”
许墨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笑:“堂哥,其实你们一直都对我有误解,我不是不爱学习,只是不爱上学。那两年上学的时候,我在学校里面不学习,反而回到家里,没事儿就认认字。”
“后来我脱离了学校,不上学了,跟那几个混子一起打牌,不打牌的时候,就随便看看报纸啥的,又认识了不少字。这一来二去的,我认识的字渐渐增多,阅读报纸并没有太大问题。”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许涛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但看到许墨貌似真的很有文化的样子,他又不得不相信。
许墨继续道:“其实,海鸥岛之所以经常有鱼群聚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
许涛茫然地摇摇头:“是什么?说来听听?”
“哈哈,其实是因为岛上的海鸥。”
“岛上的海鸥?”许涛皱了皱眉头,“小墨,你这么说的话,倒是把我给说迷糊了。海里的鱼,应该害怕岛上的海鸥吧,又怎么反而往那片区域聚集呢?”
“哈哈,堂哥,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许墨淡笑道,“是鸟粪啊!鸟粪对某些鱼类来讲,尤其是小鱼,简直就是美味佳肴。”
“海鸥在海面上捕捉小鱼吃,然后吃岛上的植物、种子,混合在一起,就是香喷喷的喂鱼料。”
“那么多的海鸥,每天叽叽喳喳,吃喝拉撒,在海里面拉了不少鸟粪。很多鱼儿,闻着味儿就过去了。”
“再加上小岛周围有让它们舒服的次声波,就造成鱼群时不时都会聚集在那里。”
许涛摇头一叹:“海鸥岛存在这么多年,可是,并没有多少渔民在岛附近捕鱼,若那地方真的像你说的这么好,经常出现鱼群,那大家为何都不去呢?”
许墨虽然说的非常有道理,但许涛的内心,还是保持着质疑。
“哈哈,堂哥,这还不好理解吗?有大船的渔民吧,眼光都盯着远海,想着捕捞大物,很少将目光放在这么近的地方。只有小船的渔民吧,开船出海,一般还到不了海鸥岛那么远,都是在岛的这边转悠。”
“再则,就算有部分渔民偶尔去海鸥岛转悠,也可能是因为运气不好,并没有遇到鱼群。如此一来,专门去海鸥岛那边捕捞的渔民就少之又少。那地方也就成了经常不被人光顾的地方。”
这下子,许涛算是服了,连连点头:“小墨,你这么一分析,我才明白。还真是这个道理。”
这时,许涛又忽然间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小墨,你说的那个什么次声波,人通过一些设备,是不是能办到?我咋貌似曾经听谁说过,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许墨爽朗一笑:“哈哈,堂哥,你若是听说过,那就再正常不过了。能制造次声波的设备,叫做声呐。通过调节声呐设备发出声音的频率,能够达到和鱼儿同频,吸引喜欢那种频率的鱼儿。”
“如果是一个技术高超,对鱼类研究极深的人,甚至可以精准定位鱼的种类。知道将声呐调节到哪个位置,能吸引那种鱼来!”
“对对,就是声呐!”许涛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小墨,你真博学。看来,这段时间,你没少研究渔业。”
“哈哈,偶尔见闻罢了,没有专门刻意地去研究。”许墨叹道,“要装一套好的声呐设备可不便宜,回头等咱们出海打渔赚的多些了,就花钱装上一套好设备,到时候再抓鱼,就会简单很多了。”
“好啊小墨,这个想法好!”许涛对这事儿很是感兴趣,“到时候,咱们是不是找个地方将船一停,打开声呐,就可以等着鱼儿自投罗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80:我赶海打渔成首富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1980:我赶海打渔成首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