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人,这是我家种的橘子,您带上,路上吃。”一个农妇捧着一篮金黄的橘子,递到苏文渊手中,“甜着呢,就像您对我们的恩情一样甜。”
“苏大人,这是我画的苏堤,您带着,就当记着苏州。”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孩童,将一幅画递了过去,画纸上的苏堤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童真。
苏文渊一一收下百姓们的馈赠,心中百感交集。他对着众人深深一揖:“多谢各位乡亲的厚爱,文渊铭记在心。此去京城,我定会谨记今日之景,不负百姓所托,不负圣上信任。”
离别前夕,谢浩楠特意在府衙的后花园举办了践行宴,邀请了苏州府衙的几位核心官员作陪。后花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中残荷点点,岸边菊花盛开,暗香浮动。一张圆桌摆在亭中,桌上摆满了苏州的特色菜肴,醇香的美酒早已斟满酒杯。
众人依次落座,谢浩楠举起酒杯,站起身道:“今日设宴,一是为苏大人践行,二是为苏大人庆贺。苏大人在苏州三年,功绩卓着,深受百姓爱戴,如今荣升吏部侍郎,可喜可贺。我先敬苏大人一杯,愿你此去京城,仕途顺遂,大展宏图!”
“干杯!”众人纷纷起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苏文渊放下酒杯,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多谢浩楠,多谢各位同僚。我在苏州的三年,多亏了各位的鼎力相助,才有今日的些许成绩。这杯酒,我敬大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包容!”
说罢,他再次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畅谈过往。谢浩楠与苏文渊聊起修建苏堤时的点点滴滴,那些艰难与不易,那些坚持与感动,如今回忆起来,都成了珍贵的过往。
“还记得修建苏堤之初,资金短缺,物料不足,我们四处奔走,募集资金,说服商户捐赠物料,那段日子,真是苦不堪言。”谢浩楠感慨道,“多亏了苏大人运筹帷幄,制定详细的修建方案,安抚民心,才让苏堤得以顺利完工。”
苏文渊摇摇头,笑道:“浩楠过奖了。若非你调动军营人手,协助我们修建堤坝,恐怕苏堤也难以在短短一年之内完工。还有那些百姓,自发前来帮忙,不计报酬,他们才是最大的功臣。”
话题渐渐转到打拐办上,苏文渊想起那些被解救的孩童与寻亲成功的家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打拐办成立不过一个月,便破获了两起拐卖案,解救了五名孩童,成绩斐然,这也多亏了浩楠统筹规划。”
“苏大人放心,我们定会继续加大追查力度,争取端掉更多的拐卖团伙,让更多的家庭团聚。”谢浩楠说道。
苏文渊点点头,眼中满是期许:“我相信你们。拐卖恶行,害人不浅,一定要严惩不贷,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的兴致愈发高涨。苏文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听着池中潺潺的流水声,想起在苏州的三年岁月,心中感慨万千,闭目沉思片刻,随即睁开双眼,目光悠远,缓缓吟道:“
三秋守土太湖边,疏水筑堤常失眠。
百姓欢欣书笔下,万家灯火入心田。
今承圣命辞吴地,暂别姑苏放客船。
酒满难酬知己意,江南江北总熬煎。”
诗句出口,字字铿锵,既有对苏州三年岁月的追忆,对百姓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同僚的牵挂。众人听了,无不击节赞叹。
“好一句‘万家灯火入心田’!苏大人的胸怀与抱负,实在令人敬佩!”一位官员赞叹道。
“苏大人不仅政绩卓着,文采更是出众,这首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谢浩楠看着苏文渊,眼中满是敬佩:“苏大人这首诗,道出了为官者的初心与使命。今日之别,虽有不舍,但我相信,以苏大人的才华与担当,在京城定能再创佳绩,为天下百姓谋更多福祉。”
苏文渊举起酒杯,再次站起身:“多谢各位谬赞。今日能与各位同僚欢聚一堂,共话离别,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最后,我再敬大家一杯,愿我们后会有期,愿苏州永远安宁,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干杯!”众人再次起身,举杯共饮。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色中回荡。
《被偷的人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被偷的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被偷的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