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劳斯博士的到访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一股更加隐蔽的暗流开始在展会期间悄然涌动。麒麟集团展台所展现出的技术实力和前瞻理念,在吸引合法关注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引来了某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目光。
陈北玄和安保团队对此早有预料,并做了充分准备。所有参展的核心技术人员和安保人员都接受了严格的反侦察、反窃密培训。展品本身也进行了物理和技术上的多重防护。然而,对手的手段同样层出不穷,且更加隐秘。
第一次交锋发生在网络层面。
展会提供的公共Wi-Fi自然是禁区,麒麟集团自建了独立的、经过严格加密的内部网络用于演示和数据传输。然而,就在“龙吟”概念进行第二次模块更换演示时,负责监控网络流量的技术人员小张(他已成长为集团网络安全部门的负责人)发现了一丝异常。
“陈总,有不明源头的试探性扫描,频率很低,目标是我们演示服务器的几个非关键端口。”小张通过加密耳机低声向陈北玄汇报,“手法很老练,试图伪装成正常的网络噪音。”
“按预案处理,启动‘蜜罐’程序,引导他们去看我们准备好的‘点心’。”陈北玄冷静地下达指令。
所谓“点心”,是一些经过精心伪造、看似有价值实则无关紧要甚至带有误导性的技术文档和数据包。这是主动防御的一种策略,既能让窥探者自以为得手,又能浪费他们的分析资源,甚至可能传递错误信息。
第二次则更加直接,发生在物理接触上。
一位自称是某国际知名防务杂志“资深记者”的金发女士,以极其专业的口吻和迷人的微笑,试图接近并采访一位相对年轻的、负责“龙吟”信息系统演示的工程师。她的问题起初围绕公开信息,但很快便开始转向技术细节,诸如“操作系统底层是否基于某开源代码”、“数据总线协议是否借鉴了MIL-STD-1553B的后续版本”等敏感话题。
这位工程师牢记行前培训的要求,礼貌但坚定地拒绝了回答超出公开范围的问题,并试图结束谈话。然而,在两人握手道别时,工程师感觉到对方食指指甲似乎有意无意地在自己手腕内侧的皮肤上轻轻划了一下。
回到休息区后,他立刻向安保负责人报告了这一细节。经过检查,在他的手腕皮肤上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看不见的透明凝胶状残留物。
“是新型的接触式信息采集剂!”安保负责人脸色凝重,“遇到特定波段的射频信号会挥发并携带接触到的微量化学信息(如汗液中的代谢物成分,理论上可用于某些生物信息分析,或仅仅是心理威慑),或者其本身可能带有追踪标记功能。”
他们立即对该工程师进行了更彻底的清洁,并更换了衣物。同时,加强了对所有核心技术人员的外出陪同和接触审查。
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展会闭馆后的深夜。
按照计划,每晚闭馆后,都会对展品进行例行检查和维护。一名安保人员在巡视“沙龙野牛”坦克底部时,凭借强光手筒和训练有素的眼光,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吸附在车体底盘纵梁内侧阴影处的微型电子装置!
该装置只有纽扣大小,颜色与车底污渍几乎融为一体,没有任何外露天线,显然是一种被动式、待触发的信号发射器或环境传感器。
“立刻封锁现场!通知反窃密小组!”安保负责人第一时间下达命令。
反窃密专家迅速赶到,使用专业设备对装置进行了非接触式检查和安全拆除。初步判断,这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振动和声学传感器,可能用于采集车辆发动机、传动系统运行时的特征频率和振动模式,从而间接分析其动力系统的某些参数。
“手段很专业,安装位置也选得非常刁钻,利用了视觉盲区和阴影。”专家分析道,“应该是趁白天人流密集时,由具备专业技巧的人员伺机安装的。”
这件事让整个团队的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安保人员极度负责和细心,这个“耳朵”可能就会一直留在车上,收集宝贵的数据。
陈北玄在听取汇报后,面色冷峻。他指示:“将所有情况整理成详细报告,通过安全渠道立即上报。同时,对我们所有展品,尤其是‘沙龙野牛’和‘龙吟’核心,进行彻夜不间断的、更细致的检查。明天开馆前,增加一道额外的电子扫描程序。”
这些暗地里的较量,虽然没有硝烟,却同样紧张激烈。它们清晰地表明,麒麟集团乃至中国军工的进步,已经触及了某些势力的核心利益,引来了不择手段的窥探和遏制。
展台上的光芒越是耀眼,台面下的暗流就越是汹涌。陈北玄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和产品的展示,更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其中就包括安保、反谍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铁血风云之中,除了明刀明枪,更需警惕这无处不在的暗箭。
喜欢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zjsw.org)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