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午后,蓉城一家临湖的茶室。窗外细雨潺潺,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林峰坐在竹帘隔出的雅间里,对面坐着的不再是唐雯,而是一位新面孔——夏灵。
她是唐雯的同事,也是省报首席调查记者,约莫二十七八岁,穿着一件素雅的改良旗袍,外搭米色开衫,眉眼间既有书卷气的沉静,又藏着一丝洞察世事的锐利。唐雯因紧急采访任务未能赴约,便推荐了这位“消息更灵通”的师妹。
“林书记,久仰。”夏灵的声音清润,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雯姐常提起你,说你是党校这期学员里,少数几个能沉下心听基层声音的干部。”
“夏记者过奖,叫我林峰就好。”林峰为她斟上一杯刚泡好的龙井,姿态从容,“唐记者谬赞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茶香袅袅中,两人从果城高新区的产业尝试,聊到全省的区域发展差异,再到宏观政策走向。夏灵思维敏捷,见解独到,往往林峰抛出一个话题,她便能引经据典,串联起近期省内的多个热点事件和舆情动向,信息量之大、视角之独特,让林峰暗自心惊。
谈话间隙,夏灵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说起来,上周我们报业集团内部开吹风会,社长传达省委主要领导的近期讲话精神,提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强调‘干部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也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更要有一颗敬畏规矩的谨慎心’。尤其指出,当前部分领域存在‘乱担当’、‘瞎作为’的现象,打着改革的旗号突破规矩,其危害不亚于不作为。要求各级必须把规矩挺在前面,在制度的框架内创造性开展工作。”
她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眼帘低垂,仿佛只是在复述一个普通的会议内容。
林峰握着茶杯的手却微微一顿。‘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敬畏规矩的谨慎心’……这三者的排序和强调重点,与以往公开报道中更侧重于“担当”和“本领”的表述,有了极其微妙的差异。尤其是指出“乱担当”的危害,这几乎是为某些可能存在的“激进”改革行为敲响了警钟。
‘难道……省里对某些领域过快过急的“创新”开始收紧口子了?’林峰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这信息太重要了!如果把握不准这个风向,很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踩到红线。
他面上不动声色,顺着话题感慨道:“领导站得高,看得远。确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在涉及重大项目和民生利益的决策上,谨慎一些总没错。”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项目决策,既回应了夏灵,也掩饰了自己内心的震动。
他没有完全采信单一信源。离开茶室后,他通过那部加密手机,用预设的暗语简要地向周岚汇报了在党校的学习情况,并“请教”了对当前“担当与规矩”平衡的理解。
几个小时后,周岚的回复来了,同样简短加密:“根基未稳,慎用奇兵。规矩是河床,担当是流水。”
林峰心中豁然开朗!周岚的回复,印证了夏灵信息的准确性,并且给出了更形象的比喻和更明确的告诫——在羽翼未丰、根基未稳时,要更注重遵守规则(河床),在此前提下发挥能动性(流水)。冒险突进(奇兵)不可取。
‘夏灵……’林峰默念着这个名字。这个初次见面的女记者,提供的信息竟然如此关键且准确。他的信息网络中,增加了一个重量级且可靠的新节点。同时,她那份不同于姜欣的知性美与神秘感,也在他心中投下了一抹淡淡的涟漪。他心想:‘这位夏记者,不简单。她的背景和动机,需要慢慢了解。’
坐在返回报社的出租车上,夏灵望着窗外的雨幕,脑海中回放着与林峰交谈的细节。他倾听时的专注,发言时的沉稳,以及那双深邃眼眸中偶尔闪过的、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审慎与锐利,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像有些年轻干部,要么夸夸其谈,要么唯唯诺诺。’夏灵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他能听懂弦外之音,也能守住谈话的分寸。果然和雯姐说的一样,是个有意思的人。’她主动透露那条未公开的讲话精神,固然有唐雯引荐的情分,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判断。她见过太多官员,像林峰这样既有基层实干经验,又似乎在努力构建更高层面认知的,并不多见。
‘在他身上投资一些“信息”,或许……是一笔不错的长期投资。’她并非有什么具体企图,只是一种基于职业本能和个人直觉的选择。至于那抹悄然滋生的好感,则被她暂时压在心底,如同湖底悄然生长的水草。
果城,红旗街道。挫败“信诺贸易”阴谋后,吴婷明显感觉到办公室的氛围不一样了。之前那些若有若无的质疑目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服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何工再向她汇报工作时,腰板都挺直了几分,带着一种“跟着主任干对了”的扬眉吐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