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家院子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黑熊巨大的尸体摊在两张拼起来的门板上,周围雪地被染得通红。
冷志军满头大汗,正用开水小心地冲洗熊胆——这是个精细活,水温太高会烫坏胆皮,太低又洗不净血污。
第三遍了。他轻声自语,将墨绿色的胆囊提起对光检查。
胆汁在里面微微晃动,像上好的翡翠溶液。这个熊胆足有成人拳头大,品相近乎完美。
林秀花端着盆热水从灶房出来,脸色发白:儿啊,这味太冲了...
娘,忍忍。冷志军把熊胆挂到仓房檐下阴凉处,这东西值钱着呢,晾干了能卖三百多。
院角,冷潜和刘山峰正在剥熊皮。
两个老把式手法娴熟,刀刃在皮肉间游走,几乎不伤及任何一处。
熊皮已经剥下大半,黑亮的毛色在夕阳下泛着油光。
爹,皮子能完整剥下来不?冷志军凑过去问。
冷潜头也不抬:能。这皮子厚实,做两件大衣都够。他顿了顿,胆处理好了?
嗯,挂阴凉处了。冷志军蹲下来帮忙按住熊腿,爹,我想今晚就把肉和皮子送去公社。
冷潜手上动作一停:这么急?
夜长梦多。冷志军压低声音,王大炮要是知道了...
父亲眉头紧锁,但点了点头。
前世王大炮没少以集体财产为由克扣村民的猎物,冷志军吃够了他的苦头。
剥完皮已是日头西斜。
熊肉被分割成十几大块,最好的里脊和后腿肉留着自家吃,其余的准备卖掉。
四只熊掌用油纸包好,熊鼻子和波棱盖(膝盖骨)这些药材部位则单独存放。
军子,这油咋办?刘振钢指着盆里白花花的熊油问道。
熬出来,治冻疮烫伤都好使。冷志军回忆着前世老猎户教的知识,留两斤给两家分,剩下的也卖了。
天黑透后,两家人聚在冷家堂屋吃晚饭。
主食是玉米面贴饼子,菜就一样——熊肉炖土豆。
那肉纹理粗糙,但炖烂后别有一股野性的香味,吃得人浑身发热。
他叔,喝点?刘山峰从怀里掏出个小陶瓶,自家酿的,六十度!
冷潜破例没有推辞。
两杯下肚,两个老男人的话多了起来。
冷志军这才知道,父亲年轻时竟跟刘山峰一起打过猎,后来因为成家才渐渐荒废了这门手艺。
你爹当年...刘山峰醉醺醺地刚要讲故事,被冷潜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吃完饭,冷志军和刘振钢开始收拾要卖的货物。
熊皮卷成捆,熊肉装进麻袋,熊掌和熊油单独打包。
林秀花用旧床单缝了几个大布袋,把东西装得妥妥当当。
哥,我能摸摸熊掌不?冷杏儿眼巴巴地问。
冷志军笑着递过一只:小心,别蹭到油。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摸着那厚厚的肉垫,眼睛亮得像星星:听说熊瞎子会学人走路?
那是骗小孩的。冷志军揉揉妹妹的脑袋,明天哥给你买糖吃。
深夜,两家人摸黑出发。
冷潜和刘山峰各推一辆独轮车,车上堆满货物;冷志军和刘振钢提着马灯在前面引路。
黑背跟在最后,警惕地观察四周。
公社在十五里外,山路崎岖难行。
走到一半飘起了小雪,众人不得不放慢速度。
冷志军的手指冻得发麻,但心里热乎乎的——这些货卖出去,就能买他梦寐以求的猎枪了!
供销社后门,冷志军有节奏地敲了三长两短。
这是马主任上次交代的联系方式。不一会儿,门缝里透出灯光,马卫国那张圆脸探了出来。
这么晚?他惊讶地看着这一行人,随即注意到车上的货物,哎哟!快进来!
供销社后院亮如白昼。
马卫国验货的动作麻利得像在变魔术——熊皮展开检查有无破损,熊掌捏捏看是否新鲜,熊肉割一小块闻味道。
皮子不错,就是有个枪眼...马卫国指着熊皮后腰处的一个小洞。
那是胡炮爷的水连珠打的,冷志军剥皮时特意保留完整。
马叔,那是老胡头打的,我们就是捡个便宜。冷志军实话实说,您看着给价。
马卫国眯着眼盘算了会儿:皮子八十,肉算五十,四个熊掌一百二,油二十...总共二百七,怎么样?
冷志军心里有数,这价比市场价低了一成多。
他故作犹豫:马叔,红松鼠皮您还收吗?说着从怀里掏出五六张上等红松鼠皮。
马卫国眼睛一亮:收!按五块一张!他接过皮子仔细检查,这样,总共三百,凑个整。
三百二。冷志军坚持道,熊鼻子和波棱盖还没算呢。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定在三百一十五块。
马卫国数出大团结时,刘振钢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交易完毕,马卫国送他们出门,突然压低声音:军子,听说你们想要枪?
冷志军心头一跳:您有门路?
仓库里有批双管猎枪,公社民兵换下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