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同学。”苏清妍点了他的名字,声音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Could you please answer this question?”
没有反应。
李伟在桌子底下猛踹了陈默一脚。
陈默一个激灵,从“用第一桶金是先买四合院还是买股票”的畅想中惊醒,下意识地“腾”地站了起来,动作幅度之大,差点带翻桌子。
“啊?啥?”他一脸懵。
全班同学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不少人已经准备好再次看笑话了。
数学能蒙对,英语这玩意儿,总不能也靠蒙吧?尤其是这种微妙的区别。
苏清妍耐心地重复了一遍问题:“‘I have been to Beijing’ 和 ‘I went to Beijing’,有什么区别?”
陈默的大脑还处在“未来商业巨子”和“现实课堂小透明”的频道切换中,听到这个问题,几乎是职业本能反应——就像后世在电梯里被老板突然问及项目进度一样,不过脑子,纯靠肌肉记忆和知识储备脱口而出:
“哦,这个啊。”他语气轻松得仿佛在讨论天气,“前者是现在完成时,强调‘去过了’这个经历以及对现在可能造成的影响,比如你现在可能对北京很熟悉,或者有了吹牛的资本。后者就是一般过去时,简单陈述‘过去某个时间去了北京’这个事实,就像记流水账。”
他顿了顿,觉得例子不够生动,又随口补充了一句,甚至还带上了点肢体语言:“简单粗暴点理解,一个是‘I have played and e back already’(哥们玩过回来了),另一个就是‘I played at that time’(哥们当时去玩了)。再比如‘I have had lunch’和‘I had lunch’,一个饱了(Im full),一个只是吃了(I ate)。”
他话音落下,教室里出现了比数学课上更诡异的寂静。
不同的是,数学课上大家是看不懂而沉默,这次,是几乎所有人都听懂了!陈默用的词简单直白,例子生活化,一下子就把那个抽象的语法点给戳破了!
连赵峰都下意识地跟着嘀咕了一句:“哦…这么回事啊…”
苏清妍老师那双漂亮的眼睛瞬间睁大了,里面写满了惊喜和不可思议,她甚至忘了让陈默坐下,快步走到他面前,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Excellent! Perfect explanation! Very clear!”(太棒了!完美的解释!非常清晰!)
她看着陈默,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藏:“陈默同学,你的理解非常到位!而且你的发音…很标准!很有味道!你私下里是不是经常练习?”
陈默:“!!!”
完蛋!得意忘形了!
刚才那段脱口而出的解释,用的完全是后世看美剧、刷YouTube练出来的美式发音,夹杂着点伦敦郊区的味道,跟现在课本上教的、老师们普遍带的“中式发音”或者略带俄语影响的老式发音截然不同!
这特么怎么圆?
他内心疯狂吐槽:“我就说不能开快车!这下好了,超速被交警(老师)逮个正着!这口语说是跟《疯狂英语》学的,人家李阳老师现在估计还在喊‘热爱丢脸’呢,口音也不是这个路数啊!难道要说我天天偷听VOA?我家得有那个设备啊!”
他脸上只能挤出一种“老师您过奖了”的羞涩表情,干巴巴地说:“没…没有…就瞎说的…”
同学们可炸锅了。
“卧槽?陈默英语这么吊?”
“他刚才那调调你听见没?跟收音机里似的!”
“蒙的吧?数学蒙英语也蒙?”
“可他说得好有道理,我居然听懂了!”
赵峰从最初的惊讶中回过神,又恢复了那副不屑的表情,嗤笑一声:“嘚瑟什么,不知道从哪背下来的段子。”
但声音明显小了很多,底气不足。
苏清妍却越发觉得这个学生不简单。
那种对语言内在逻辑的理解和地道的表达感觉,绝不是死记硬背能得来的。
她鼓励地朝陈默点点头:“Very good! Please sit down. 希望大家都能像陈默同学学习,真正去理解语言,而不是死记硬背。”
陈默如蒙大赦地坐下,感觉后背出了一层白毛汗。
李伟在旁边用看神仙一样的眼神看着他,偷偷竖了个大拇指。
接下来的半节课,陈默老实得像个鹌鹑,再也不敢走神,全程目光炯炯地盯着苏清妍和苏老师手里的粉笔,试图营造一种“我刚才只是灵光一现”的假象。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铃响,苏清妍刚说完“Class is over”,还没走出教室门,陈默身边“呼啦”一下就围过来好几个同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