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校园,除了弥漫着月考后的硝烟味,又悄然增添了一丝别样的紧张气氛,教学楼门口的布告栏上,贴出了一张鲜红的海报:
【我校首届“青春杯”辩论赛火热报名中!】
【辩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
【展现口才,激扬思想,欢迎各班踊跃组队!】
课间,这张海报成了新的焦点,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这题咋辩啊?肯定经济发展重要啊,没钱谈什么环保?”
“不对吧,报纸上说污染挺严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啥山?你最近政治学傻了吧?”
高二(三)班的教室里,张老师也正在动员:“同学们,学校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既能锻炼思辨能力,也能展现我们班的风采,我们班必须组一支队伍参加!有没有同学毛遂自荐?”
话音刚落,一个人影“唰”地就站了起来,马尾辫在空中划出一道自信的弧线。
“老师,我报名!我想当一辩!”林薇的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热情,她从省城来,见过大世面,对这种活动天然有种参与感和表现欲。
张老师欣慰地点点头:“好!林薇同学很好!还有谁?”
底下沉默了片刻,县中的孩子大多内向,对这种要站在台上和人吵架(在他们看来)的活动,本能地感到怵头。
体育委员在大家的起哄下红着脸报了名,算是凑了个二辩,学习委员推了推眼镜,勉强接下了三辩的活儿。
还缺一个最关键的四辩——总结陈词,需要在最后力挽狂澜,一锤定音的人。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吭声了,这位置压力最大,需要极强的逻辑归纳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张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有些失望。
就在这时,林薇的目光也跟着扫视,忽然,她停在了窗边那个一直低着头、仿佛置身事外的身影上。
一个“绝妙”的念头冒了出来,她嘴角一翘,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指,精准地指向那个方向:
“老师!我觉得陈默同学行!”
“噗——”正在喝水的李伟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全班同学的目光,包括张老师的,齐刷刷地聚焦在突然被点名的陈默身上。
陈默正沉浸在一道电磁感应题的推导中,闻言茫然地抬起头,脸上还带着“我是谁我在哪”的困惑。
林薇笑得像只小狐狸,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老师您想啊,四辩需要沉得住气,关键时刻能总结到位。
陈默同学平时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他一说话就…嗯…就挺能抓住重点的,而且…”她顿了顿,努力找一个合适的褒义词,
“…而且特别有说服力!对,说服力!”(内心OS:其实是特别气人,总能一句话噎死你!)
陈默:“……”
内心OS:“我谢谢您嘞!您这到底是夸我还是损我?说服力?我上次‘说服’赵峰靠的是考试分数,不是嘴皮子!这姑娘报复心挺强啊,数学课上的仇记到现在?”
张老师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看着陈默。
想起他那篇惊世骇俗的作文,还有数学课上石破天惊的解法,觉得林薇这话…
好像有点道理?这小子思维确实异于常人,没准真能出奇制胜。
“嗯…陈默同学,既然林薇同学推荐你,你也为班级出一份力吧,四辩就由你来担任,就这么定了。”张老师一锤定音,根本不给陈默拒绝的机会。
陈默看着张老师不容置疑的眼神,又瞥了一眼旁边一脸“我看好你哦”表情的林薇,只能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
内心OS:“行吧,被迫营业,就当是为未来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添砖加瓦了…虽然这年代好像还没这玩意儿,唉,社畜的宿命就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队伍就这么凑齐了。
林薇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核心和主力,她热情高涨,很快就组织起了赛前准备。
放学后,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林薇从书包里拿出厚厚一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文章和省城带来的资料,慷慨陈词:
“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更重要!这是当下的主要矛盾!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才有资金和技术去治理环境!这是必经之路!我们要从改革开放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等方面来论证…”
她说得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很有感染力,其他两个队员听得连连点头。
说完,她看向一直沉默着转笔的陈默,问道:“四辩,你呢?有什么看法?总结陈词可是你的活儿。”
陈默头也没抬,憋出一句:“都重要。”
林薇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废话!这还用你说?关键是我们的论点和论据!我们要驳斥对方‘环保优先’的观点!”
陈默停下转笔,慢悠悠地从自己的旧书包里掏出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递了过去。
“干嘛?”林薇疑惑地接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