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王磊急促的呼吸和设备散热风扇的嗡鸣。屏幕上,那几段微弱到几乎被忽略的能量波动曲线,在林烨眼中却如同惊涛骇浪。
“能定位这些波动的源头吗?哪怕只是大致方向?”林烨的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王磊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更多的数据流和频谱图,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太弱了……持续时间只有零点几秒,像是某种……瞬时的能量溢出或者短程通讯的回波。而且频率飘忽不定,像是在不断跳频……等等!”
他突然放大了其中一段波动,指着其中一个极其细微的特征峰:“这个谐波模式……我好像在之前那个俘虏传输信号时捕捉到的残留片段里见过!同源!肯定同源!”
同源!来自“创世纪”!
林烨的心猛地一沉。这些微弱、短暂、难以捕捉的信号,果然是“创世纪”活动的痕迹!它们不是在沉寂,而是在以更隐蔽、更难以理解的方式行动着!
“它们在做什么?这些信号指向哪里?”陈海也凑了过来,脸色凝重。
“无法精确定位,信号太微弱,而且似乎被某种技术刻意散射和隐藏了。”
王磊沮丧地摇头,“但根据信号衰减模型和出现的时间序列反推……源头可能非常分散,遍布全球……而且,似乎都在向着大气层外……或者至少是电离层方向……”
大气层外?电离层?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林烨的脑海!他猛地想起前世,那场覆盖全球的血色流星雨!难道……那就是所谓的“播种”?这些分散在全球、指向天空的微弱信号,是在进行最后的定位、校准或者……激活程序?
“播种者”……即将激活?!
距离预言中的7月12日,只剩下十六天!难道“创世纪”的最终计划,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林烨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急切,“王工,能不能想办法增强我们的接收灵敏度?或者,主动去探测类似的信号?我们需要更多数据!”
王磊面露难色:“我们的设备已经是东拼西凑的极限了,想要增强,除非……除非能搞到大型的抛物面天线或者更专业的信号分析仪……或者,利用‘创世纪’自己的设备……”
他的目光投向那几件缴获的、尚未完全破解的设备。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着擦拭弩炮部件的赵建国突然开口,声音有些犹豫:“林烨……你之前给我看的那个水力发电机的草图……我琢磨着,如果只是提供研究设备所需的电力,不一定需要完整的发电机。”
林烨看向他:“赵师傅,你的意思是?”
赵建国拿起一根之前改造弩炮剩下的高强度弹簧和几个齿轮,比划着:“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水力锤,或者叫……冲击式水轮机?利用水流冲击叶轮,带动这根弹簧蓄能,然后通过齿轮组缓慢释放,驱动一个小的直流发电机。效率肯定低得可怜,但胜在结构简单,材料我们基本都有,而且……几乎没噪音。”
这个提议让林烨和王磊都眼前一亮!是啊,他们不需要并网发电,只需要一个稳定、隐蔽的辅助电源来支持王磊的研究设备!
说干就干!赵建国立刻带着张强,利用洞内储备的金属板、钢管以及那些缴获装备中拆下的零件,开始敲打制作。没有精密的车床,就用锤子、矬子和焊接一点点打磨。
叶轮用切割的钢板弯曲而成,传动轴用一根结实的钢筋打磨,齿轮直接用弩炮替换下来的零件改造。
这是一种完全基于经验和实用主义的、近乎原始的创造,却充满了生存的智慧。
与此同时,王磊也在拼命尝试破解那台生物信号探测器。他小心翼翼地用自制的探针接触那块搏动的生物芯片,记录下每一次微弱的电信号反应。
“它在……休眠,或者说,待机状态。”王磊喃喃道,“需要特定的生物密钥或者能量频率才能完全激活……强行破解可能会直接毁掉它……”
无声的竞赛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洞外,山林依旧寂静,但每个人都清楚,这寂静之下潜藏着巨大的风暴。
苏婉儿和父母将整理好的物资进行了防水防潮处理,并将一部分关键药品和易于携带的高能量食物打包成应急逃生包,分发给每个人。这是林烨的建议,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陈海则带着赵建国制作好的第二台弩炮,将其安装在了洞内另一处视野良好的岔道口,扩大了防御覆盖范围。他还利用剩余的金属材料,制作了几十个粗糙但尖锐的三角钉,撒布在洞口外围的草丛和必经之路上。
第三天傍晚,赵建国的“山寨版”水力发电装置终于完工了。一个看起来歪歪扭扭、却结构扎实的叶轮被安装在地下暗河一处流速较急的段落,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连接到洞内一个由弹簧和齿轮组构成的蓄能机构上,最后连接着一台从废旧汽车上拆下的小型发电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重生:终末堡垒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末世重生:终末堡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