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柱中蕴含的碎片化真相,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曙光联盟”内部激起了久久难以平息的涟漪。最初的震惊与恐惧过后,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定的意志开始在每个人心中凝聚。
“收割者文明”、“文明筛选器”、“适配者”……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所有的认知。
他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创世纪”这个人类内部的疯狂组织,而是一场可能波及整个物种存亡的、冰冷而宏大的宇宙法则。
指挥中心内,气氛庄重而肃穆。
“我们之前的争斗,生存也好,复仇也罢,在这张星图面前,都显得……渺小了。”姜岚的声音带着一丝恍惚,但眼神却异常清明,“我们的敌人,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彼此。”
罗洪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再无之前的戾气,只有一种背负着沉重使命的凝重:“妈的,老子以前只觉得是为了兄弟们报仇,为了口吃的……现在倒好,直接关系到全人类能不能继续当‘人’了。这担子……真他娘的沉。”
陈海摩挲着手中那把经过战斗检验、依旧粗糙的原型能量手枪,眼神锐利:“管他什么收割者还是创世纪,想让我们死,就得先问问老子手里的家伙答不答应!以前怎么干,以后还怎么干!只不过,目标得更明确点!”
林烨看着他的伙伴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恐惧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团结,目标更加清晰。
“王工,”他转向王磊,“数据柱里还有没有其他关于‘收割者’、‘筛选器’或者‘适配者’的信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
王磊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研究者的专注与兴奋:“核心日志只有那些。但是,我们破解了它的底层存储结构,发现了一些……被隐藏的、非文本格式的数据包。非常庞大,结构极其复杂,像是……星图?或者某种能量场模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才能解析。”
星图?能量场模型?
这或许是比文字日志更宝贵的财富!
“集中所有计算资源,优先解析这些数据包!”林烨立刻下令,“同时,尝试反向推导数据柱的能量签名,看能否找到其他同源的‘信号源’。”
他有一种预感,这样的“数据柱”或者类似的信息节点,绝不止一个。
战略的转向
基于新的认知,联盟的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之前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对抗“创世纪”。而现在,他们的长期目标,必须提升到——在“收割”来临前,掌握足以自保甚至反抗的力量,确保人类文明火种的延续。
这意味着:
1. 加速科技攀升:必须尽一切可能,获取并消化一切可用的先进技术,尤其是能量武器、星际航行、以及针对“收割者”可能手段的防御科技。
2. 寻找更多“火种”:主动寻找类似数据柱这样的、散落在废土各处的上古文明遗产或信息节点。
3. 甄别与培养“适配者”:需要弄清楚“适配者”的定义、特征,以及如何安全地利用其与“净化核心”的相互作用。林烨自己,就是首要的研究对象。
4. 重新定位与“方舟”及“净化派”的关系:在“收割者”这个共同的大敌面前,与“统御派”的合作似乎有了新的基础,但警惕性不能放松。而对“净化派”,则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最终目的和手段。
技术的突破与瓶颈
在新的战略指引下,各部门高速运转。
赵建国的工作室成了最热闹的地方。通过对数据柱能量签名的分析和从“清道夫”装备上逆向工程得到的技术碎片,他在能量武器小型化和稳定性上取得了关键突破。
他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把可以连续射击三次才需要冷却、且故障率显着降低的“曙光-I型”能量步枪原型!虽然威力和射程依旧有限,但这标志着联盟在能量武器实用化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时,他开始尝试利用净化核心的能量,结合数据柱中解析出的部分能量场模型,设计一种小范围的定向能量护盾,用于保护关键人员或设备。进展缓慢,但方向明确。
王磊的团队则在全力解析那些庞大的数据包。初步结果显示,那确实是一张局部的星图,标注了太阳系附近数个星域的简略信息,其中几个点位被高亮标记,旁边附着难以理解的符号,疑似与“收割者”或“文明筛选器”有关。
而能量场模型更是晦涩,似乎描述了某种利用“秩序基石”能量构建大型防护或通讯场域的理论框架。
苏婉儿的医疗部门则增加了一项新的、高度机密的任务——基因筛查与监测。她开始利用有限的设备,悄悄地对联盟成员,尤其是林烨,进行基础的基因序列分析,试图寻找与“适配者”相关的特征。这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方舟”的再次接触
就在联盟忙于消化信息、调整战略时,“引导者”的声音再次直接出现在林烨的脑海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重生:终末堡垒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末世重生:终末堡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