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的加入,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尽管林烨和委员会对此早有预料,但当真正面对蜂拥而至的投靠者与内部骤然激增的压力时,各种问题还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首先是生存空间的极度拥挤。原本为数百人设计的“曙光”基地核心区,在短时间内涌入了超过两百名新成员,顿时变得人满为患。走廊、仓库角落,甚至一些尚未完全清理的废弃区域都搭起了简陋的帐篷。空气变得污浊,卫生条件急剧下降,苏婉儿的医疗区人满为患,大多是因环境变化和营养不良引发的疾病。
其次是资源分配的尖锐矛盾。基地原有的储备粮在激增的人口面前显得捉襟见肘。虽然新的能源矩阵保证了能源供应,但食物、药品、洁净水等基础生存物资瞬间成为最紧俏的东西。
罗洪麾下的老战士与新加入者之间,因为配给额度的问题,爆发了数次小规模的冲突和口角。罗洪不得不动用铁腕手段,才勉强压下了骚动,但不满的情绪如同暗火,在底层默默燃烧。
最后是信任的壁垒。“铁匠铺”的老哈克等人尚算老实,一心只想融入。但后续加入的一些零散幸存者中,难免混入了心思各异之辈。有人偷藏物资,有人打探情报,甚至有人试图在夜间接近能源核心室和赵建国的工作室,虽然都被严密的守卫发现并驱逐,但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王磊不得不临时组建了一个内部监察小组,由阿卓负责,专门甄别和处理这些不稳定因素。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
“再这样下去不行!”罗洪烦躁地抓着头皮,“粮食最多再撑半个月!地方也不够住,再来人,难道让他们睡到防御墙上去?而且这帮新来的里面,肯定有老鼠屎!”
姜岚面前堆满了物资调配清单和人员档案,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更完善的人口登记、贡献度和物资配给制度。同时,必须尽快开辟新的居住区和扩大种植区的规模。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稳定的外部环境。”
王磊则更关心技术整合:“老哈克带来的星尘钢冶炼技术确实有价值,但耗能太高,以我们目前的能源水平,大规模生产不现实。而且,新加入的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需要系统性的培训和整合。”
林烨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额间的烙印传来平稳的温热感,新生的能源矩阵稳定运行带来的充沛能量,让他能够保持绝对的冷静去思考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他能“感觉”到基地内部那些细微的能量波动——代表焦虑、不满、期盼、以及……一丝隐藏在深处的恶意。
【文明火种系统:检测到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稳定性下降(65%)。建议:加速制度建设,明确贡献体系,提升群体认同感。科技树分支“基础社会学管理”已点亮(需投入资源研究)。】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他的判断。技术的发展可以依靠他和系统强行推进,但人心的凝聚,却需要更细致的工作和时间。
“制度要立,资源要扩,技术要整,但核心不能乱。”林烨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罗大哥,由你牵头,姜岚、王磊辅助,三天内拿出新的《贡献积分与物资配给条例》草案,明确奖惩,对所有人员,一视同仁!”
“赵师傅,集中精力优化星尘钢的小规模生产工艺,优先满足关键武器部件和护甲的需求,暂不追求量产。”
“苏婉儿,加强医疗区和居住区的卫生管理,防止瘟疫。新开辟的地下二层空间,优先改造成新的居住区。”
“至于外部……”林烨目光投向监控屏幕,那里显示着基地外围依旧游弋的“净化派”侦察单位,“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点,更安全的外部通道。这件事,我亲自处理。”
他的命令清晰明确,暂时稳定了委员会略显焦躁的情绪。众人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处理这整合期的阵痛。
然而,就在林烨准备策划一次针对外部资源点的清理行动时,一个意外的访客,不请自来。
基地外围的警戒哨报告,一架银灰色、流线型、没有任何标识的小型飞行器,无视了“净化派”的封锁,悄无声息地悬停在了基地能量护盾之外。
飞行器舱门打开,走下来的并非全副武装的士兵,而是一个穿着一尘不染的银白色制服、面容精致却毫无表情的年轻“男子”。他手中托着一个闪烁着微光的金属圆盘,声音通过某种扩音装置,清晰地传遍了基地外围:
“奉‘方舟’统御议会之命,特使‘银辉’,请求与‘曙光’领袖林烨先生会面。”
他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基地内部刚刚平复些许的波澜,再次被搅动。
“方舟”的使者,终于不再隐藏于幕后,正式走到了台前。
林烨站在防御墙内,看着护盾外那个气质与这片废土格格不入的使者,眼神微眯。
他知道,整合内部的阵痛只是小麻烦,与“方舟”的正式接触,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这位使者带来的,是橄榄枝,还是裹着糖衣的炮弹?
喜欢末世重生:终末堡垒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末世重生:终末堡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