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的“采购”成果,被皇帝以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小心翼翼地转移到了御书房深处一间腾空、并由御前侍卫严密把守的偏殿。殿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地上铺着洁净的厚毯,所有物品被萧皇贵妃带着心腹宫女,分门别类地摆放、清点、记录。
皇帝并未让群臣立刻觐见这些“奇物”,而是先独自一人,在殿内徘徊了整整一夜。
他蹲在那一小堆一小堆分好的种子前,指尖捻起一粒饱满的玉米,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生命力;他翻开那本《基础农学图解》,
尽管文字如天书,但那些清晰描绘着深耕、轮作、堆肥、乃至简易温室结构的图画,如同闪电般劈开了他固有的认知;他拿起一个标注着“青霉素V钾片”的药盒,看着里面排列整齐的小白片,想象着它可能蕴含的起死回生之力;
他甚至拿起一支铅笔,在萧皇贵妃递上的宣纸上笨拙地画了一条线,又用橡皮头擦掉,反复数次,眼中精光闪烁,仿佛看到了文书效率的飞跃。
黎明破晓,皇帝眼中布满血丝,却毫无倦意,只有一种被新世界冲击后的亢奋与前所未有的清明。他坐在御案后:
“宣,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医院院判、钦天监监正、内务府总管,即刻觐见!不得有误!”
被点名的几位重臣,心头都是一凛。如此规格、如此急切,必有惊天大事!他们不敢耽搁,匆匆整理袍服,带着满腹疑云,疾步赶往御书房偏殿。
户部尚书这位掌管天下钱粮的老臣,接到旨意时心里就咯噔一下。皇帝在这个时辰、如此急切地召见几位核心重臣,准没好事!八成又是哪里要花钱!
他一边匆匆整理着象征身份的户部尚书的紫色官袍,一边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秋税刚入库不久,可西北军饷、黄河堤防的加固款、还有入冬后各地可能的赈济……哪一项不是吞金的巨兽?
国库那点盈余,就像旱季的池塘,刚积了点水底子,眼看又要被抽干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袖袋里那本从不离身的、磨得发亮的户部简略账册副本,仿佛能摸到那令人心头发紧的数字。
一路上,他眉头紧锁,脚步沉重,仿佛不是去面圣,而是去赴战场。
然而,当他踏入那间灯火通明、气氛诡异的偏殿,看清地上那堆成小山的、五彩斑斓的种子时,赵文博那双因常年算账而略显浑浊的老眼,瞬间爆发出饿狼见到肥羊般的精光!
“陛下!这……这些种实!”他几乎是扑过去的,动作敏捷得不像个老人。他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混杂着饱满玉米粒、圆润豌豆、细小黑芝麻般西瓜籽的种子混合物,指尖传来的沉实感让他心跳如擂鼓。多年的户部生涯让他瞬间意识到这堆不起眼的“小东西”背后蕴藏的价值——新的作物!未知的产量!可能带来的粮食结构革新甚至人口增长!
“颗粒饱满,品类繁多,臣……臣毕生未见!天佑大秦,天降祥瑞啊!”他激动得声音发颤,胡子都跟着抖动。什么国库空虚,什么入不敷出,此刻都被这巨大的、关乎国本的可能性冲击得烟消云散。这哪里是要花钱?这简直是老天爷送钱!送粮!送江山稳固的基石!
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卿,此乃昭儿寻回的‘嘉禾良种’。玉麦已经种过了,其他的种子均为良种,如何辨识、试种、推广,户部要立时拿出章程!朕给你一个月,在皇庄择最上等肥田,辟出专地,每种种一小畦!记录生长全程!所需人手、物料,内务府全力配合!”
皇帝指向那本厚厚的《基础农学图解》,“此书虽文字不通,但其中图画所载农事之法,深耕、轮作、堆肥、甚至这……这透明屋子的构想,或可借鉴!着令精通丹青、心思灵巧之匠人,日夜揣摩临摹,务必吃透其中关窍!若有疑难,可问昭儿!”
“臣……遵旨!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赵文博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
他小心翼翼地拢着怀里的种子,像捧着稀世珍宝,又飞快地瞥了一眼那本“天书”,心中已经开始飞速盘算:皇庄哪块地最肥?需要多少老农?记录的人选……至于问小公主?
只要能种出更多粮食,让他这个老头子叫小公主一声“师父”他都乐意!此刻,守财奴的忧虑已被“种田大业”的宏图彻底取代。
与赵文博的“忧转喜”不同,工部尚书王磐踏入偏殿时,内心更多的是好奇和隐隐的兴奋。皇帝召见,还涉及工部,莫非又有什么新奇工程?
但当他的目光扫过那几本厚重、封面画着奇怪机械的书册时,脚步猛地顿住了。他拿起一本《实用手工业技术入门》,下意识地握紧双手。
甫一翻开,王磐整个人就像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僵立当场!
他的眼睛死死盯住书页上那清晰无比的齿轮啮合图、连杆传动机构、简易纺织机的爆炸视图……那些线条精准,比例严谨,标注着奇怪的符号和剖面图!这些结构……这些思路!完全跳脱了他所知的“工巧”范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