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昭阳殿精致的桌案上。七岁的秦昭正端坐在小凳上,面前是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长寿面。面条细白柔韧,卧着一个金灿灿的荷包蛋,几根碧绿的青菜点缀其间,这是她母亲萧皇贵妃亲手为她煮的。每年生辰,无论多忙,萧皇贵妃都会亲自下厨,这碗饱含母爱的长寿面,是秦昭生辰最温暖的仪式。
“昭儿,慢点吃,小心烫。”萧皇贵妃坐在一旁,温柔地看着女儿,眼神里满是慈爱。她今日特意穿了件喜庆的桃红色宫装,衬得气色极好。
秦昭用力吸溜了一根面条,小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母妃煮的面最好吃了!比…比什么都好吃!”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和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内侍的高声通报:“皇上驾到——!”
一身明黄龙袍的皇帝满面红光地大步走了进来,步履生风,显然心情极佳。他直接忽略了行礼的宫人,目光灼灼地落在正捧着面碗、腮帮子鼓鼓的小女儿身上。
“哈哈,朕的小寿星!生辰安康!”皇帝几步走到秦昭面前,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梳着可爱发髻的小脑袋,力道大得差点把她的簪花碰掉。
“父皇!”秦昭眼睛一亮,放下筷子就想跳起来行礼,被皇帝一把按住。
“免礼免礼!今日你最大!”皇帝顺势坐在萧皇贵妃旁边,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他看向萧皇贵妃,“爱妃辛苦了,又给昭儿煮面了。”
萧皇贵妃微笑着颔首:“陛下言重了,这是臣妾的心意。”她敏锐地察觉到皇帝今日不同寻常的兴奋,“陛下今日似乎格外高兴?”
“何止是高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皇帝抚掌大笑,声音洪亮,震得殿内的烛火似乎都晃了晃。他看向秦昭,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和毫不掩饰的赞赏,“昭儿啊昭儿,你可真是父皇的小福星!是咱们大秦的福星!”
秦昭被夸得有些懵,眨巴着大眼睛:“父皇,昭儿做什么了?”
“就是你之前带回来的那些种子啊!”皇帝激动地说,“工部农官按照你说的法子试种了!你猜怎么着?那叫‘番薯’的东西,长得快,结的果又多又大!尤其那番薯,埋在地下的块茎,一株就能挖出好几斤!耐旱又高产!还有那‘土豆’,产量更是惊人!这可比咱们原有的粟米黍麦,一亩地能多收好几石甚至十几石啊!”
皇帝越说越激动,仿佛眼前已经看到了粮仓满溢的景象:“户部那几个老头子,起初还半信半疑,说哪有这等神物。结果收获时,一个个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捧着那些土疙瘩和棒子,跟捧着金元宝似的!哈哈!”
萧皇贵妃闻言,心中也是又惊又喜,同时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她看向女儿,秦昭正歪着小脑袋,努力理解着父皇的话,小脸上带着点困惑,但更多的是被父皇夸奖的开心。
“还有你带回来的那些书册!”皇帝继续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工部那些匠人简直是奉若至宝!里面画的那些机巧图谱,简直闻所未闻!尤其是那个叫‘曲辕犁’的!他们依样打制出来,在皇庄里一试——好家伙!轻便省力,转弯灵活,入土又深,耕地的效率比咱们现在用的直辕犁快了一倍不止!节省了多少畜力人力!农官们都说,此物若能推广开来,明年春耕必定事半功倍!还有那水车、纺车的改良图样……妙!实在是妙啊!”
皇帝看着秦昭,简直像在看一个巨大的宝藏:“昭儿,你可知你带来的这些东西,能活多少百姓?能让多少田地增产?能让多少工匠做出更省力的工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父皇今日真是太高兴了!你想要什么生辰贺礼?尽管说!父皇都允你!”
秦昭听着父皇激动的话语,小脑袋努力消化着那些关于粮食、农具的大词。她其实不太懂“功在千秋”是什么意思,但父皇那毫不掩饰的喜悦和赞赏,像暖流一样包裹着她。她最开心的是,那些在村子里看到的、她觉得新奇有趣的东西,原来真的能帮到很多人,能让父皇这么高兴。
她放下吃了一半的面条,黑葡萄似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皇帝,带着孩童最纯粹的喜悦:“真的吗父皇?那些种子……还有书里的图画,真的有用吗?能让大家吃饱饭?能让耕田不那么累?”
“当然是真的!千真万确!”皇帝斩钉截铁。
“太好了!”秦昭拍着小手笑起来,笑容灿烂得如同秋日暖阳,“那昭儿不要别的生辰礼了!父皇高兴,母妃高兴,大家能吃饱饭,就是昭儿最好的生辰礼啦!”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带着点小小的期盼补充道,“嗯……要是能再吃到吴大娘的烤红薯就更好了!那个可香可甜了!”她天真无邪地说着,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无意间又泄露了信息。
萧皇贵妃心头一跳,面上却维持着温和的笑容,悄悄在桌下轻轻捏了捏女儿的小手,示意她慎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