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子萧璨如同困兽般策划着疯狂反扑的同时,沈言早在离京前布下的几颗暗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终于在京城这潭深水中,显露出了它们的威力。
第一颗暗棋:沈言通过福伯散播的“太子通敌”及“军械案”流言,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平息,反而在某种无形力量的推动下,愈演愈烈,并且变得更加“具体”。
市井间开始流传,称有一位从北境逃难来的“老兵”,曾亲眼目睹边境有身份不明的大型车队,运输着印有兵部标记的箱笼,进入雪狼国地界。
更有甚者,传言这位“老兵”手中握有确凿证据,正准备向官府告发。
这当然是沈言利用京城复杂的信息渠道,精心编造和放大的烟雾弹。
目的并非真要找出什么证人,而是要营造出一种“纸包不住火”、“即将东窗事发”的紧张氛围,迫使与军械案有关联的各方势力自乱阵脚。
第二颗暗棋:这颗棋子的效果更为直接和致命。
安国公苏擎天在得到孙女苏清月在沈言故意留下的那张符号图纸后,动用了自己在军中的深厚人脉和影响力,进行了秘密调查。
很快,几条关键信息被汇总到他面前:
兵部武库清吏司一名主事,近半年来多次违规批条,调拨的军械数量与登记入库数有细微出入,且最终流向模糊。
京营某部曾“淘汰”一批旧甲胄,但淘汰记录与实际销毁情况不符,有数千副甲胄下落不明。
更重要的是,一条隐秘的线索指向了太子妃的一位族叔,其暗中控制的一个商队,近一年来频繁往来于北境与内地,运输的货物种类可疑。
这些线索单看或许不算什么,但结合“上万军械”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和太子死士夜探国公府的行为,在安国公这位老将眼中,已经足够拼凑出一幅可怕的图景——太子党正在系统性、大规模地盗卖军械,资敌牟利,其心可诛!
第三颗暗棋:二皇子与三皇子的“神助攻”
沈言算准了二皇子萧煜和三皇子萧烁绝不会放过这个打击太子的天赐良机。
果然,这两位皇子在得到安国公府暗中传递过来的一些“风声”后,立刻如同见了血的鲨鱼,发动了所有力量。
都察院内属于他们派系的御史,如同约好了一般,在连续两日的朝会上,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弹劾攻势。
奏折内容不再局限于“残害兄弟”、“行为不端”等道德指控,而是直指核心——“窃盗国器,资敌叛国”!
他们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引用的“市井传言”、“军中异动”以及安国公府遇袭等事,互相印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将太子逼到了悬崖边上。
朝堂之上,太子一党的官员辩解得苍白无力,节节败退。
就在这风口浪尖,太子派“影煞”死士的行动也开始了。
一名上书弹劾最激烈的御史,在夜归途中“意外”坠马,重伤昏迷。
此举非但没有吓住言官,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反弹和猜疑,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太子杀人灭口!
更多原本中立的官员也加入了弹劾行列。
两名“影煞”死士试图潜入安国公府制造“意外”,然而安国公府经历上次事件后,戒备森严如同铁桶。
死士刚翻过墙头就被发现,经过一番激烈搏斗,一死一伤,伤者被生擒!
这名被生擒的“影煞”死士,虽然立刻服毒自尽,但其身上搜出的令牌、使用的兵器制式,经过安国公府和刑部高手的联合鉴定,被确认与东宫卫率有直接关联!
人赃并获!
这一次,不再是流言和推测,而是铁证如山!
太子蓄养死士,刺杀朝廷命官未遂、袭击国公府千金未遂的罪行,彻底曝光!
消息传入皇宫,老皇帝再也无法压制心中的震怒。
他可以容忍儿子们争权夺利,甚至可以容忍一些党同伐异,但绝不能容忍勾结外敌、盗卖军械、刺杀重臣这等动摇国本、践踏皇权底线的行为!
“逆子!这个逆子!!” 养心殿内,传来老皇帝摔碎玉如意的声音和暴怒的咆哮。
翌日清晨,一道由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内侍总管亲自宣读的圣旨,传遍朝野:
“太子萧璨,行为失德,结党营私,更兼涉嫌盗卖军械、勾结外敌、刺杀大臣,罪证确凿,天人共愤!即日起,废黜其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圈禁于宗人府,非诏不得出!一应党羽,着三司严加审讯,按律治罪!”
同时,另一道旨意下达:着安国公苏擎天暂领京畿防务,彻查军械案及相关逆党!
着二皇子萧煜、三皇子萧烁协理政务,安抚朝野。
圣旨一下,天下震动!
显赫一时的太子党,顷刻间土崩瓦解。
京城之内,抄家、下狱者不计其数,血雨腥风弥漫。
太子的疯狂,非但没有挽救他的命运,反而加速了他的灭亡,也为沈言未来的计划,扫清了一个巨大的障碍,越是混乱机遇越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