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清楚,这种是要“限期破案”的。
而且,社会舆论会如何汹涌,猪脑子都能想象得出来。
邛山县城不大,县检察院距离县公安局也不远,车行五分钟的时间,我和甘小兵就到了。
可就算我们身着警服,也进不去现场。
现场已经被县局刑侦大队给封了,陈恚铁着个脸在那听汇报,围着他的则是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万兆文、刑侦队长章二三和县局办公室主任黄清高,以及我们笔架山派出所的教导员张德清。
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办,现场已经被特警大队封控,县局刑侦、行动技术、甚至警犬队的同志已经进场,根本就不再允许各级领导进去。
要进可以,除非州、省刑侦系列的领导,业务型那种。
管理型领导做好指挥调度就行了!
陈恚的确是这样做的,根据他的安排,破案的事由万兆文和章二三负责,黄清高则要做好信息报送的事。
跟广大群众想象的不同,每逢重大事件,处置事情并不是第一位的,排在处置之前的,永远是信息报送。
这个太重要了,因为这一条信息,肯定会被层层上报,最起码一直要报到公安部和最高检。
如何在文字上字斟句酌,既要做到说清事实,又要做到拿捏到位,相当的考验人。
当然,陈恚肯定已经电话报告了张忠福。
“把你的人铺出去吧。”见到我,陈恚二话没说,就安排了任务。
“真他娘的背时。”陈恚感慨说。
听到陈恚的感慨,我心中也不是滋味,自己刚刚上班的第一天,就喜迎大礼包,无论是谁,都开心不起来。
或许,陈恚并不是抱怨我带来的晦气,但是我自己心中不舒坦不是?
我二话没说,就带着甘小兵离开了现场,赶回派出所安排工作。
至于张德清还在现场一事,倒是没有多想。
不是没有去想,是不愿意去想。
回到派出所,我立即就让内勤通知了全体民辅警开了个会,内容很简单,就是全部铺开下沉,以发案单位为中心,排查走访可疑人员和车辆。
不过跟以往按“线”走不同的是,这次我是拿着地图来分的,每个人规定了相应的网格,由一个民警带着三名辅警,全面开展排查。
这不是我的首创,是山南省厅刚刚试验的“一个核心、四轮驱动”战法,刚刚铺开,南东首次运用,对派出所,就是社区警务专职化,具体以后再谈。
我还特意交待,一定要把村干部拉进来。
派出所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而且户籍、行政到处都离不开人,别看笔架山是一个大所,真要撒开来,却是毛毛雨,落在地上灰尘都打不湿。
会议很短,本来基层就这样,大家根本没有时间浪费,而且指不定一会儿各种各样的高级别会议就来了,身都抽不开。
“张德清那吊毛好像还没有回来呢。”会议一散,甘小兵就钻进了我的办公室,念叨起来。
“先把自己的工作做扎实!”对于甘小兵有意无意的煽动,我无动于衷。
因为我很清楚,这个时候就不是发起内部斗争的好时机。
然后,我就带着一名老民警和两名协警,出门走访去了。
我给自己安排的,就是县检察院所在的网格。
虽然派出所长不算什么大官,但是好歹也是个领导。既然是领导,就要身先士卒,挺身一线。
不然,谁鸟你?
这又不是南东州公安局,谁都不管你端茶送水那一套。
基层单位看本事,这是全国通用的道理。
我明白,这次压在我身上的担子,确实不轻。
上级的思维就是:在你的辖区发生大案,那就是你的责任。
哪怕,你只来了一天。
所以,来到网格后,我就吩咐村支书和主任,给所有的宵夜摊主和麻将馆老板等角色打电话,不管有什么理由,都要到社区居委会来集中。
大海捞针,这就是我的唯一办法,这也是我目前唯一能办的事。
要查线索,无非是几个方面的来源,现场、视频监控、交警、群众,前面三个我目前够不着,所以只能从群众这里想办法。
铁脚板就铁脚板吧。
不到半个小时,陆陆续续就有宵夜摊主和麻将馆老板来了,我们也不等,一个个地询问,主要问他们有没有接待陌生的面孔和可疑人员。
盲查,就是这样辛苦。
喜欢苗乡警事请大家收藏:(m.zjsw.org)苗乡警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