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玉落尘凡 第四章 山风传警讯,夜袭破安宁
西山的清晨总裹着一层薄雾,像轻纱似的笼着村口的老槐树,叶片上的露珠坠着晨光,轻轻一碰就滚落下来,溅起细碎的湿痕。林晚秋是被院子里的劈柴声吵醒的,她揉了揉眼睛,透过窗纸看到李忠正挥着斧头,将一段段松木劈成整齐的柴块,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往下淌,浸湿了灰色短打的衣襟。
“醒了?” 李忠听到屋里的动静,停下手里的活,转过身笑着打招呼,“我煮了玉米粥,快起来趁热喝。”
林晚秋应了一声,起身整理好衣襟,又看了看床上的父亲 —— 林仲书还在睡着,呼吸比昨天平稳了些,脸色也多了几分血色。她蹑手蹑脚地走出屋,帮李忠把劈好的柴块摞起来,轻声问:“李大哥,这西山脚下,平时都这么安静吗?”
“安静是安静,就是不太平。” 李忠擦了擦汗,拿起放在石桌上的粗瓷碗喝了口粥,“前阵子听说山里头来了伙山匪,专抢过路人的东西,有几个去城里赶集的村民,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林晚秋心里一紧:“那…… 那他们会不会来村子里?”
“应该不会。” 李忠摇了摇头,“我们这村子小,没什么值钱东西,山匪看不上。不过你们要是想出去,可得多留心,最好别往深山里走。”
林晚秋点了点头,心里却泛起一丝不安。她想起刀疤脸临走时说的话,那些日本人既然能找到宝昌斋,说不定也能顺着线索找到西山 —— 山匪只是小麻烦,日本人的追杀才是真正的隐患。
早饭过后,林仲书醒了过来,精神好了不少,甚至能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晒晒太阳。林晚秋把木盒拿出来,放在父亲面前:“爹,陈老板说这玉佩上的花纹可能藏着秘密,您帮着看看,能不能认出什么?”
林仲书接过木盒,小心翼翼地拿出玉佩,借着晨光仔细端详。他的手指轻轻拂过玉佩上的花纹,眼神渐渐变得专注,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若有所思,嘴里还小声念叨着:“这纹路…… 像是战国时期的‘鸟虫书’,可又不太一样……”
“鸟虫书?” 林晚秋凑过去,好奇地问,“那是什么?”
“是战国时王侯贵族用的文字,常刻在青铜器或玉器上,笔画像鸟羽虫肢,所以叫鸟虫书。” 林仲书指着玉佩上的一处花纹,“你看这里,这道曲线像鸟的翅膀,可下面连着的纹路,又像是…… 像是星图?”
“星图?” 林晚秋更惊讶了,“您是说,这花纹是星图?”
“还不能确定。” 林仲书摇了摇头,“我以前在古籍里见过类似的记载,说有些古代王侯会把墓址对应的星象刻在玉器上,作为寻墓的线索。但这玉佩上的花纹太复杂了,我得再好好琢磨琢磨。”
他把玉佩放回木盒,又从包袱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 —— 那是他从家里带出来的《天文训注》,里面记载了不少古代星象知识。林仲书翻开书,对照着玉佩上的花纹,一页页仔细查阅,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书页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林晚秋看着父亲专注的样子,心里稍稍安定了些。如果真能从玉佩上找到线索,或许他们就能知道日本人为什么执着于这块玉,也能想办法避开危险。她起身帮李忠喂了院子里的鸡,又去厨房把碗碟洗干净,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去村口看看,有没有关于北平城的消息 —— 她有点担心陈昌海,不知道那些日本人会不会找他的麻烦。
“晚秋,别走远。” 李忠像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叮嘱道,“村口的老张头昨天去城里了,今天应该能回来,到时候问问他就行,别自己跑出去。”
林晚秋应了声 “知道了”,只好在院子里来回走动,目光时不时瞟向村口的方向。直到夕阳西下,才看到一个背着包袱的老头慢悠悠地走进村子,正是李忠说的老张头。
李忠急忙迎上去,和老张头聊了几句,回来时脸色却有些凝重:“晚秋,城里出事了。”
林晚秋心里一沉:“出什么事了?”
“老张头说,昨天宝昌斋被日本人查了,还把陈老板带走了,说是‘私藏文物’。” 李忠的声音压得很低,“那些日本人还在城里四处打听,问有没有一对父女带着一块月牙玉,看样子是真盯上你们了。”
“陈老板被抓了?” 林晚秋的心脏像被一只手紧紧攥住,又疼又慌,“都怪我们…… 如果不是我们去找陈老板,他也不会出事……”
“这不怪你们。” 李忠叹了口气,“那些日本人就是找借口,就算没有你们,他们也会找别的理由为难陈老板。现在最重要的是,你们得赶紧藏起来,要是让日本人找到这里,就麻烦了。”
林仲书听到对话,也放下手里的书,脸色苍白地说:“晚秋,我们不能连累李大哥,得赶紧走。”
“走?往哪走?” 林晚秋急得眼圈发红,“城里不能去,村子里也不安全,我们还能去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玉骨:民国盗墓秘闻请大家收藏:(m.zjsw.org)玉骨:民国盗墓秘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